“蒙娜丽莎”“向日葵”亮相偏僻小山村
2011-08-21   23时42分 浏览次数:

名作名家汇聚第三届围场燕格柏国际艺术节

    本网讯(记者冯翠昕)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梵高的“向日葵”、安迪·奥菲尔的“玛丽莲·梦露”……这些顶尖国际艺术作品以原尺寸、壁画形式进入村民的视野。8月20日,偏僻的围场燕格柏乡燕上村热闹起来,在刚刚开幕的第三届围场燕格柏国际艺术节上,不仅吸引了美国、瑞典、北京等国内外70多位艺人、40余名企业家齐聚燕格柏,而且吸引了众多周围村民慕名前来一饱艺术盛宴。

    “让中国最基层的老百姓,不用进城,就能欣赏到大师的艺术作品,享受文化艺术的熏陶。”中国北方一个贫困县的小山村,具有震撼力的当代国际艺术大师的倾力之作,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存在,以艺术节为载体,在围场燕格柏乡被紧密“串联”在一起。2009年,享誉欧洲和美洲的著名艺术大师黄岩,被燕格柏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吸引,投资1.2亿元,在美丽的蚁蚂吐河岸边,建起了占地11亩的国际艺术博物馆,使其成为中国乡村和现代艺术结合的成功范例。

    走进博物馆内,原生态的彩色泼墨画、形态各异的人体雕塑、惟妙惟肖的陶瓷作品吸引了无数的参观者驻足观赏。来自北京的著名艺术大师张铁梅,站在自己创作的水墨画前,耐心地向围观的村民讲解着艺术与生活的关联。这里不仅有黄岩等艺术大师的“名篇名品”,而且还有来自广州、深圳等艺术发烧友的“涂鸦”新作。

    旅美艺术家张朝辉的人体“流动签名簿”,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不少村民、学生纷纷在他的衣服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并由此开始了解行为艺术。

    村民于静静带着10岁的女儿,站在梵高的名画“向日葵”前,看得格外仔细。“我在琢磨它和我家院里种的有啥不一样。”她有些羞赧地笑着,“挺好看的。”她最后总结出这样一句话。

    围场一中高一的学生李建欣和她的同学,专门从七八公里外的燕中村坐班车赶过来。“对我触动挺大的,说不定以后我会学艺术。”她说。

    当天,来自北京、天津、廊坊等地的企业家,还与燕格柏乡签署了建设帝王系列乾隆会所、绿岛旅游度假村等10个建设项目。

编辑 关亦民 杜森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