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国兴)7月4日,由商务部主办,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与国际竹藤网络中心联合承办的“非洲法语国家防治荒漠化高级研修班”赴塞罕坝就防沙治沙和生态环境建设情况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团由阿尔及利亚等非洲13个国家的治沙官员共35人组成。
塞罕坝位于我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清朝时期,康熙皇帝在此设置了“木兰围场”。同治二年(1863年)对塞罕坝进行开围放垦,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随之又遭受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这里的原始森林荡然无存。1962年,林业部组建了直属塞罕坝机械林场。从此,塞罕坝造林人开始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程。经过近50年的艰苦奋斗,几代塞罕坝林场干部职工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成功造林112万亩,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塞罕坝的经验也成为防沙治沙和生态建设领域的一个样板。
这些来自非洲13个国家的官员分别对塞罕坝防沙治沙工程示范区、七星湖假鼠妇草湿地公园、塞罕坝展览馆进行了参观考察。在浑善达克沙地边缘,考察完内蒙古沙地植被情况,亲眼目睹了我市塞罕坝万顷松涛。塞罕坝在防沙治沙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令这些非洲朋友非常震撼。他们对塞罕坝治沙造林精神由衷的钦佩,表示要把塞罕坝造林人的精神带回非洲,为非洲治沙提供经验借鉴和动力支持。
编辑 关亦民 杜森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