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凝聚的是力量;创先争优,展现的是形象。
创先争优,核心是加强党的建设,主题是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把党的先进性融注在工作实践中,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效上——这是隆化广大党员干部形成的共识。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一年来,隆化这片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态建设凸显成效,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工业经济顺势而上,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现代农业全面提升……
万紫千红总是春——
城市农村,场矿社区,创先争优重实效
走进苔山轻化工园区,人来车往,机器轰鸣,焊花飞舞,一派繁忙景象。这是隆化集聚各方力量建立起来的一个新型综合工业园区。截至6月份,入园企业达到58家,在建项目12个。
车过张三营镇北4公里处的磨盘山脚下,一条刚刚绿化、亮化过的村级水泥公路,直达管家营村活动中心。该中心建筑面积750余平方米,配备了电脑、电视机、VCD等相应配套设施,是目前该县规模最大、标准最高、功能最完善的村级组织活动中心之一。
2010年,该县完成了31个省级项目村和54个自整村建设;为现任村干部发放补贴442万元,为离任村干部发放补贴37.5万元,实现了干有所得、退有所养的工作目标。
依托这样一批阵地,借助这样一些措施,隆化县基层党组织的创先争优工作得以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位于偏坡营乡榆树底村的蔬菜日光温室小区,几年前还是一片只能靠天收的自留地,现如今,一座座高标准的日光温室整齐划一,温室内的各种蔬菜青翠欲滴。目前,蔬菜合作社拥有蔬菜基地4800亩,两镇一乡20公里连成了一条蔬菜产业带,入社社员300余户、1500余人。入社社员人均分红1.15万元,社员务工人均收入7000元,解决了300余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构建了产业党建推动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做出承诺后,党组织要考核你,群众的眼睛盯着你,只有履行好承诺才安得下心。”这是隆化基层党员们的共同心声。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分别作出承诺1933项、16889项,已向群众兑现承诺事项14925项,帮助解决突出问题7158件。
百舸争流壮和声——
干部先行,典型引领,党建活力全面迸发
创先进、走在前,争优秀、作表率。该县坚持把党员领导干部、村党支部书记和党员优秀典型3个层面作为关键群体,提出了“创先争优、干部先行”的口号,在深入开展“周反思、月总结”活动,督促中层以上干部记工作日志的同时,分期对全县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等领导干部进行了专题培训,切实提升他们抓发展的能力本领。组织100名优秀村支部书记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专门设立50万元致富创业基金,对“一好双强”村书记进行扶持;极大激发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实。
为让每个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有标准、“争”有标杆,该县创新提出了“五比五看五作为”创争推进载体。把对标先进、争创一流作为第一动力;把凝聚人心、永葆本色作为第一取向;把加强组织、服务民生作为第一落点;把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作为第一要务;把事业兴达、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不断推动创争活动向纵深开展。
通过“典型学习宣传月”、“践诺服务月”、“年度目标创争月”等6个系列主题月活动,各级党组织及党员帮办富民项目156个,协调落实帮扶资金2600万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加强组织、服务群众取得阶段性成效。
党旗招展清波涌——
围绕大局,凝心聚力,各业蓬勃发展
“要激发全县干部群众创先争优热情,领导干部必须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要结合单位实际,突出实践特色,在重点项目建设、城镇三年上水平、改善民生等重点工作的主战场上创先争优!”隆化县在创先争优中找准了切入点。
今年以来,围绕全县领导干部的实际需求,举办“高层讲坛”5期,让全县各级领导干部以更高层次、更高站位、更高水平去思考问题,去谋划和推动工作。
韩麻营钛产业聚集区、苔山轻化工业园区、郭家屯铅锌工业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茅荆坝、七家温泉城项目建设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矿钛、矿材、矿磷”三个一体化,金风、阀门、新华联合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异军突起;“肉牛、水稻、蔬菜、杏果”四大主导产业稳步发展,具有隆化特色的现代农业之路逐步完善;“一线三区”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红色旅游基地、森林温泉之都、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渐渐打响。
到2010年,隆化县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25.2亿元增加到70.6亿元,年均增长13.4%;财政总收入由1.59亿元增加到7.55亿元,5年增长了4.7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3150元,年均增长15.1%;农民人均收入3735元,年均增长11.7%。
东风劲舞千帆竞——
服务群众,关注民生,共奏和谐发展曲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该县从解决和改善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就业、住房、医院、学校等方面入手,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新变化。
——扩大就业再就业。新增就业岗位2380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00人以上,劳动输出7万人以上。
——强化社会保障。城镇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扩面3500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入保人数达到了95% 以上。
——解决住房困难。投资4000万元,建成廉租住房390套,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成盛德希望小学和县城第一小学教学楼改扩建任务,新建县城第四小学,满足城乡孩子入学需求。
——方便交通出行。抓好建设街、迎宾大道等县城道路改造建设,新建“村村通”公路100公里,通村率达到98%以上。
——完善生活服务设施。今年,新铺设供热主管道7000米,新增供热面积30万平方米,供热普及率达85%以上;污水处理率7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以上。
——增加文化活动场所。启动实施了规划馆、博物馆、图书馆项目,全面完成了25个乡镇的文化站建设任务。
“民生的事是天大的事、老百姓的事无小事”。创先争优活动中,隆化县26名县级领导深入联系点指导调研均达10次以上,共为联系点送去项目130多个,到位帮扶资金500多万元,开展领导点评活动5015人次,创先争优联系点基本实现了生活水平、生产条件、居家出行、健康状况、致富能力“五个明显改变”。目前,全县25个乡镇乡乡建立了群众工作站、362个行政村成立了群众服务室,实现了群众工作全覆盖。建站以来,全县各工作站共调处矛盾纠纷1009件次,代理信访55件,均得到有效解决。
正是创先争优的深入开展,使隆化“十一五”的发展有了一个精彩的“收官”,但“十二五”的重任又摆在了面前,隆化正以对标晋位谋大事、集中力量办大事、转变方式成大事的气魄来提升竞争力,发挥每一个基层党支部、每一名党员的作用来凝聚带动力,通过推进创先争优活动,谱写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姜国锋 伊帅
编辑 关亦民 李岩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