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战时需要 坚持平战结合 推动人防事业不断发展
本网讯(记者李海滔)在4月28日召开的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建强,作了市人大常委会检查组关于检查市政府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和《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情况的报告。
王建强在报告中说,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3月21日至23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和驻县的部分市人大代表,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关悦的带领下,对市政府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以下简称《人民防空法》)及有关法规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组深入到市直、承德县、平泉县进行了检查,查阅了有关资料和档案,实地检查了部分人防工程,听取了市政府、市人防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住建局、市教育局汇报,全面了解了此项工作开展情况和存在问题。
王建强说,2008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实施《人民防空法》及有关法规,坚持“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全市人防事业不断发展,平战结合成效显著,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繁荣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市人防工作注重加强领导指挥能力建设,坚持政府领导的主体地位,健全指挥体系,加快指挥场所建设,通过一系列举措,突出重点,真抓实干,使人民防空领导指挥能力得到明显加强。人防工程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全市累计批建防空地下室21.4万平方米,竣工验收防空地下室5.6万平方米,开发利用人防工程达到16.79万平方米。新安装警报器18台,更新警报器20台,城区警报鸣响覆盖率达到95%,全市人防通信、报警设施始终保持良好使用状态,通信、警报系统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建立健全了以抢险抢修队、医疗救护队、消防队、治安队、防化防疫队、通信队、运输队等群众防空组织体系,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了引偏引爆、伪装设障和信息防护三种新型专业队,形成了常备队、应急队、特种队和志愿者队伍“四位一体”的人防救援力量体系,群众防空组织日趋健全完善。积极探索人防教育宣传的新途径、新方法,明确教育宣传重点,结合新中国人民防空创立60周年纪念活动,扎实开展人防教育宣传“五进”工作,教育宣传取得初步成效。
突出重点 着眼难点 积极推进人防建设转型升级
本网讯(记者李海滔)在4月28日召开的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主任吴清文受市政府委托,作了我市2008年以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和《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情况报告。
吴清文在报告中说,我市人防工作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军分区和上级人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创造性地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及有关法规,积极推进人防建设由传统的以行政命令为主的管理模式向现代的依法管理模式转变,总结提炼出“认清形势抓机遇,分类指导抓典型,发挥优势抓特色,加大力度抓基层,以人为本抓合力”的“五抓”人防业务工作指导方针,承德人防建设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吴清文说,几年来,我市加快完善防空防灾体制机制建设,不断增强人防警报和通信系统保障能力,完善了“四位一体”的人防救援力量体系,切实做好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工作,加快疏散地域(基地)建设,人防组织指挥和通信警报建设实现新突破。科学编制人防工程建设规划,进一步规范“结建”管理,积极筹划单建式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加大对人防工程维护管理力度,扎实推进人防工程开发利用,人防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跨上新台阶。扎实开展人防宣传教育“五进”工作,全力抓好新中国人民防空创立60年纪念活动,不断加大人防宣传报道力度,不断加强人防宣传教育阵地建设,人防宣传教育工作掀起新高潮。加快完善人防执法机构,不断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加强人防执法检查,人防法制建设达到新水平。把机关“准军事化”建设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干部作风建设年”和“创先争优”活动有机结合,在全市人防系统开展了以“对标、对帐、对接”为主要内容的“三对”活动,不断提高人防干部队伍素质,强化战备值班工作,不断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力度,人防机关“准军事化”建设取得新成效。各县区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省军区《关于加快县级人民防空工作的意见》,人防指挥通信、工程建设、财务管理、法制建设、宣传教育、机关“准军事化”建设等项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基层人防建设开创新局面。
发展农业生产 力争保持市场物价相对稳定
本网讯(记者李海滔)在4月28日召开的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主任苏广信,作了关于我市稳控物价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苏广信在报告中说,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我市稳控物价工作,成立了以丁建东副主任为组长,部分常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调研组,对我市稳控物价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汇报,并进行了座谈讨论。召开了部分中低收入居民、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参加的座谈会,详细了解了物价上涨对群众生活的影响。深入到国家粮食储备库、蔬菜水果批发市场、蔬菜直营店、农贸市场和较大超市进行了实地调研。
苏广信说,市政府对稳控物价工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了国家、省稳定物价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健全制度,完善机制,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及时发现和解决了遇到的问题。有关部门各司其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调度与协调,积极应对煤、电、油、气供应紧张局面,落实了部分市级粮油储备库存,及时足额落实了临时价格补贴和各项农副产品生产流通扶持资金,严格执行了新鲜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严格控制调价项目,应急措施基本到位。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严格执法,加强了对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监测,对地产菜购销、生猪养殖和销售、外购菜成本构成进行了价格调查,分析了涨价原因,为稳控物价决策提供了依据,同时,整顿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市场秩序良好。稳控物价的基础条件正在完善,“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市场体系和流通机制建设有了较大发展,政府应急体系和调控能力建设不断完善提升,为有效稳控市场和物价提供了组织保证,创建的蔬菜直营店、放心粮油店,为保供应、平抑蔬菜和粮油价格发挥了积极作用。
落实各项稳控物价措施 切实保障群众生活安定
本网讯(记者李海滔)在4月28日召开的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高俊虎受市政府委托,作了关于稳控物价情况的工作报告。
高俊虎在报告中说,去年四季度以来,由于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影响,我市市场与全国各地一样,物价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特别是以食品、副食品为代表的价格结构性上涨,较多地增加了居民日常生活支出,更给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市政府根据我市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关于做好稳定物价工作安定群众生活的通知》,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宋立民为组长,发改、物价、商务、工商、粮食、财政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承德市价格调控领导小组。并就稳价措施的落实、市场形势分析、价格补贴兑现、蔬菜直营店建设等问题多次召开协调会,结合我市具体情况,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政府的相关措施,收到了实实在在的稳价效果。
高俊虎说,我市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生产,严格落实扶持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扩大肉蛋奶、速生蔬菜和冬春蔬菜生产规模,提高自给率,进一步加强粮食、食用油、生猪、白条鸡等农副产品储备和投放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流通企业平抑市场价格的作用,保障农副产品供应。同时,建立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做好煤电油气运协调工作,切实做好低收入群体价格补贴工作,强化价格监测预警工作,加强价格监管工作,建立农副产品进社区直营体系,严格控制出台政府调价项目。下一步,我们要大力发展生产,特别是加大对农业生产支持力度,有效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加强舆论宣传,正确引导社会公众消费预期;积极做好产销衔接和市场物资调运,千方百计保障市场供应;加强价格监管,切实维护良好的价格秩序;强化政府价格调控手段,不断提高政府调控物价的能力。
强化责任意识 确保全市粮食安全
本网讯(记者李海滔)在4月28日召开的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农村经济工作委员会主任魏长春,作了关于视察市政府粮食工作情况的报告。
魏长春在报告中说,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1年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了以常委会副主任关悦为组长,部分常委会委员为成员的视察组,于3月下旬对市政府粮食工作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组听取了市粮食局近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召开了政府办、粮食、发展和改革、财政、农牧、工商行政管理、农发行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座谈会,实地查看了市粮食局直属的滦河、三岔口两个国有粮食储备企业,视察了隆化县安州粮油储备、兴州粮油购销、隆泉米业等企业。
魏长春说,市政府及粮食部门强化粮食经营管理,粮食企业创新服务“三农”模式,改坐等收购为进村入户上门服务,积极发展“订单粮食”,千方百计满足农民售粮需求,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建立了多元粮食市场体系,形成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平等竞争,管而不死、活而有序的粮食流通新格局,粮食购销渠道比较顺畅。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增加了粮食储备,加强粮食统计管理,建立了粮食应急保障体系,确保了全市粮食安全。市政府加强监督检查,依法管粮向纵深推进。自2011年起,市、县区将粮食监督检查、行政执法和统计调查等工作经费纳入了市本级财政年度预算,为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经费保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粮食收购资格核查工作,完成了国有粮食企业粮油库存检查,确保了库存真实可靠;对省市储备粮转换、政策性粮食拍卖出库、企业履行最高库存量义务等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促进了粮食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维护了粮食流通正常秩序,抵制不合格粮油进库、流入市场,确保了军需民用粮油质量安全。
增强宏观调控能力 开创粮食工作新局面
本网讯 (记者李海滔)在4月28日召开的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市粮食局局长彭怀受市政府委托,作了关于粮食工作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
彭怀在报告中说,近年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粮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紧紧围绕“保安全、壮实力、增活力、重民生、求突破”工作主线,不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着力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努力提升粮食产业化发展水平,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粮食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取得显著成效,多项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进入了全省和全国先进行列,为保证粮食市场稳定、保障承德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彭怀说,2007年以来,我市积极应对粮油价格波动、粮食供需结构性矛盾等问题,通过采取扶持粮食生产、加强地方储备粮体系建设、建立粮食应急机制、开展粮食产销合作等一系列调控措施,不仅实现了全市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而且促进了粮食品种结构和县区间结构的平衡,圆满完成粮食稳价保供任务。认真落实国家、省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有效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2010年粮食总产达到130.8万吨,创近年来新高,为保障全市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粮食储备体系不断完善,粮食应急体系初步形成,军粮供应保障有力,粮食市场主体不断发展,粮食宏观调控能力显著增强。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成效显著,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盘活存量资产成效显著,市本级发展后劲明显增加,国有粮食企业经营向好的势头持续发展。粮食现代流通产业长足发展,产业链条延长,粮油工业快速发展,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依法管粮全面推进,粮食行政执法机构、队伍、经费基本到位,粮食行政执法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不断加强,粮食质检体系建设开始起步。几年来,各级粮食部门始终高度重视自身建设,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干部作风建设年和创先争优活动,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和信访稳定工作,粮食行业素质进一步提高。
编辑 关亦民 刘宏韬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