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刘建军)被省市确定为重点发展的中等城市以来,特别是实施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的3年间,平泉以建设一流中等城市为目标,狠抓城市规划、加快城市建设、强化城市管理,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目前,平泉的建成区面积已扩大到14.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13.5万人,城镇化率达35.5%。
产业是立城之本、兴市之基,是城市发展的推动器。在城市发展中,平泉没有单纯追求城市规模和框架的快速膨胀,也没有局限于建广场、盖高楼、修宽路、建公园,而是把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先导,以产业聚集区为依托,有效地增强了城市发展的产业支撑,夯实了城市发展的基础。
产业聚集区是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结合点。2008年,平泉的产业聚集区脱颖而出,成为省政府首批批准的32个省级产业聚集区之一。该县将聚集区规划、建设与城市规划、建设同步实施,供电、供热、供水、通讯、交通、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达到了“七通一平”,消防、安全、环保等设施齐全,不断优化服务环境,工业聚集区承载力不断提高。两年间,聚集区培育了承德森源食品有限公司、承德太平洋饮品有限公司等年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骨干企业12家;黄金E王饮品及副产品综合利用、食用菌科技园、药用PVC生产等10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顺利建成投产;园林工具制造、涡轮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生产、木塑材料生产等投资亿元以上在建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速度。2009年,区内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51亿元,工业增加值15亿元,实现利税6.58万元,企业从业人员9580人。聚集区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现代城市体系及产业体系的完善。
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以及境内纵横贯通的铁路、公路交通优势,为平泉发展物流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定位为河北省省级物流中心的华北物流园,位于城市规划中北城区的中心区域,项目占地2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190万平方米,包括大宗建材交易配送区、家居装饰交易配送区、铁路物流储运区、行政管理与服务区等9个分区,计划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项目分两期建设,投产后,预计年交易额50亿元以上,利税4亿元以上,安置就业和居住4万人,将有效地推动北城区商业中心的形成。目前,一期工程中大宗建材交易配送区已竣工,商户已入驻,其他功能区完成工程量的60%。据了解,华北物流园项目已列入河北省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该项目的实施,拉大了平泉城市发展的框架。
位于县城西部的泽州园是平泉城市发展的重点工程,也是平泉文化产业兴起与城市发展相互促进的见证。在城市发展中,平泉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谋划推进了辽河源契丹文化产业园、中华菌文化产业园、山庄老酒文化产业园、活性炭文化产业园四大文化产业园区。2009年,涵盖4个园区的辽河源契丹文化产业群被河北省文化厅命名为河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0年作为文化产业开放项目年,平泉谋划实施了22个文化产业项目,泽州园中华菌文化博览中心、契丹文化博物馆已先后对外开放,饮食文化一条街完工并投入使用。投资700余万元,山庄老酒文化产业园完成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启动实施了酒文化地产开发项目。活性炭文化产业园研发生产了4个系列百余种活性炭产品。文化产业的迅速兴起、壮大,不仅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底蕴,也激活了城市发展的活力。
编辑 关亦民 李冉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