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坚持一手抓基层基础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一手抓工作思路创新,着力构建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推动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整体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去年全县符合政策生育率保持在97%以上,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以下,出生率控制在9.5‰以下,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正常,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2010年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
加大领导力度,强化目标责任。平泉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将人口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县委和县政府每季一次例会,听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汇报,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坚持做到三到位。一是责任到位。认真落实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责任制,做到一手抓经济,一手抓计划生育。县主要领导每年年初与各乡镇、各部门主要领导签订计划生育目标责任书,做到一把手“抓一把手”,一级抓一级,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党政主要领导议事日程。二是措施到位。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重要工作督查范围,每年都对计划生育综合治理、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村组计生干部工资兑现等情况进行专项督导,一查到底。在各项工作评先评优,在领导干部提拔任用时都先让计划生育部门把关,实行“一票否决”。三是投入到位。逐年加大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经费投入。2006年全县投入计划生育经费431.8万元,2010年全县投入计划生育经费1354.9万元,5年增加了800万元,人均达到28.8元,确保了全县人口计生工作顺利开展。
创新宣传载体,弘扬婚育新风。在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中,以婚育文明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为目标,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为载体,结合实际,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他们对城镇和农村采取分类指导的办法,结合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婚育新风进广场、进商店、进小区等活动。通过制作街道灯箱广告、宣传牌、喷绘图、电视台专题节目等多种形式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促进生育文化建设;在农村印制可持续性强、适用性强、具有实用价值的计划生育宣传品进村入户。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中,全县建文明生育活动之家102个,生育文化大院85个,计划生育文化书屋56个,打造新型人口文化园区4个,建设生育文化广场105个,制作公益广告牌152块,在公路两侧建计划生育宣传牌31块,使广大群众在休闲和娱乐中感受到独特的生育文化氛围,随时随地受到教育。几年来,全县建计划生育文明生育村100个,评选文明幸福家庭1万户,培育婚育新风带头人1万人。
完善导向机制,落实奖扶政策。把对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优惠的政策全面贯彻到正在执行的各项惠农惠民政策中去,制定具体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保证计划生育家庭享受优先、优惠和奖励政策。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国家奖扶政策与地方奖励政策相结合,民生普惠政策与计生优惠政策相衔接的奖、扶、优、免、救、保“六位一体”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使改革发展成果优先惠及计生家庭。几年来,建立并实施了多项计生奖励优惠政策。具体内容包括:实行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政策,推出关爱女孩奖、农村独生子女奖,帮助一孩两女户优先致富,对计生困难家庭给予救助,少生快富和幸福工程。仅2010年,就为8795名独生子女家庭发放奖金91万元;为154个计生特困家庭进行特别扶助,发放特扶金7.5万元;为858个计生贫困户,发放救济金65万元。随着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的建立,广大群众的生育观念进一步转变。两年来,全县独生子女户从6960户增加到8795户,放弃政策内二孩生育家庭从5200多户增加到7500多户。
加强综合治理,解决难点问题。成立由公安、药监、卫生、计生等部门组成的执法检查组,按季开展“两非”专项执法检查,真正形成“政府负责、计生主抓、部门联动、群众参与、标本兼治”的工作格局。建立推动部门合力抓人口计生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将人口计生工作有关要求,依据相关综治部门的职能,分解到有关部门,进一步激发各级、各部门统筹抓人口计生工作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强化孕情跟踪服务管理,联合有关部门加强对终止妊娠手术和终止妊娠药品管理,深化出生人口实名登记工作,进一步完善出生实名登记信息核查流程,全面建立人口信息交流平台。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建立健全终止妊娠药品准入制度、终止妊娠审批制度、B超及操作员双签字制度等10项制度,全面落实“三级两全”包保责任制,严厉查处“两非”案件。计生、卫生、公安、药监、工商等部门密切合作,每年对全县医疗保健机构、个体诊所、药品批发零售企业和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进行4次联合执法检查。去年,全县共查处上述案件2起,处理涉案人员3名。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优质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推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把全县19个乡镇技术服务站建成融宣传教育、人员培训、药具发放、技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标准化服务站,村建计划生育服务室,真正形成以县站为龙头,乡镇站为依托,村服务室为基础的“三位一体”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体系,保证广大育龄群众能够得到安全、有效、优质的服务。 裴树峰
编辑 关亦民 李岩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