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陈彦华)平泉县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的致富新路子。
生态农业成农民致富聚宝盆。食用菌、设施园艺、林果产业、畜牧养殖是平泉突出发展的四大特色主导产业。该县依托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资源优势,通过实施生态联动、科技促动、龙头带动发展战略,促进生态农业迅猛发展。
目前,该县已建成食用菌专业乡镇11个、专业村108个,带动5万多农户,发展食用菌园区600多个,园区面积达到5万亩,生产规模达到2.1亿盘(袋),产量20万吨,产值20亿元。同时,建设休闲、采摘、观光、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食用菌园区20个。新增设施园艺2877亩、畜牧养殖大户663户。
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实行林菜、林药、林菌间作和林禽、林畜等立体复合生产模式,增加林业效益。去年,全县新建食用菌原料林8326亩、优质山杏林2161亩,新栽速生杨615万株,营造特色经果林6200亩,果品产值达到1.7亿元。
生态工业成经济发展助推器。“普通水泥每吨330元,而特种水泥每吨能卖到900元,生产成本仅是普通水泥的一倍。”平泉冀东特种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卫介绍说。
总投资7亿元的平泉冀东特种水泥项目采用当今先进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并利用窑头、窑尾余热资源,建设装机容量为5MW的纯低温余热电站。该项目预计7月份投产,达效后产熟料85万吨,年产水泥120万吨,产值将达到6亿元。
以省级红山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为平台,在做大做强矿山冶金、食品加工业、精细化工、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基础上,重点培育新能源、家具制造、新型建材、航空科技四个新兴产业,打造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去年,产业聚集区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万多个。今年3月底,总投资100.6亿元的希翼新能源公司二期扩能、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舒适公司年产6000万件园林工具项目、新型木塑材料生产项目等20个低碳环保项目集中开工。这些项目的推进将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生态旅游成农民增收新亮点。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人文景观、浓郁的契丹文化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越来越凸显平泉的魅力。近年来,该县在谋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将目标瞄向了关联性强、带动作用大的休闲旅游业。去年,全县共接待县内外游客1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00余万元。
做活生态旅游,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正日益成为平泉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作为环京津旅游产业带、承德国际旅游城市发展战略的特色补充,该县积极打造“契丹祖源、圣地平泉”品牌,提升休闲旅游的知名度。目前,辽河源水体景观一期完工,契丹文化博物馆对外开放,饮食文化一条街招商入驻,泽州园通过3A景区评审,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通过4A级初验,并开发了契丹民俗风情游、王土房自然风光游等一系列项目。
拓展生态旅游,加快乡村旅游发展,让平泉农民实实在在尝到甜头。该县以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为依托,以林果、食用菌、花卉等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为载体,全力构筑“七沟——王土房——七家岱——柳溪”和“柳溪——黄土梁子——卧龙镇——平泉镇”两条乡村旅游产业带,促进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去年,全县新增农家院284户,累计达到319户,有2家乡村酒店投入运营。
变生态资源优势为旅游经济优势,该县将充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高起点建设旅游景区,加大生态与休闲度假产品的开发,力争利用2-3年时间,打响文化溯源、产业观光、生态休闲、创意体验四大旅游品牌,加速全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编辑 关亦民 李兴安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