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结束的全市法院工作会议上,承德县人民法院院长杨秀明捧回了“全省优秀人民法院”、“集体二等功”、全省法院司法警察阅警暨业务技能表演“三等功”等多项殊荣,这是该法院继2006年获得“全省优秀人民法院”、“集体二等功”之后,时隔3年再次捧回两项殊荣。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回首承德县人民法院打造“全省优秀人民法院”历程,可谓在困难中崛起,在拼搏中跨越,又用拼搏续写着辉煌。
面对困难 克难攻坚
忆往昔,来路艰辛。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前的承德县人民法院有积案3000余件,信访案件130余件,其中上访人年龄最大的80多岁,上访时间最长的38年。外债累累,资金周转困难,办公费用紧缺,要债人、信访人堵门,有的上访人甚至搬着行李住到法院的楼道里。上访人的吵闹、个别新闻媒体的炒作,致使法院无法正常工作,法院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也因此大打折扣,影响了该院在社会上的公信力。
同时,该院的办公条件和司法装备也极其落后,办公少桌、办案没车、开庭没场所。县法院与县检察院、质量技术监督局合用一幢办公楼。该院所占的一半,其中一层是底商,二层是质量技术监督局。法院办公用房拥挤,开庭没有场所,只能在办公室开庭。并且一楼底商平时做买卖,闲暇时在楼下打麻将、闲聊,干扰了法院的各项工作,也影响了法院的外在形象。该院下派的7个基层人民法庭中有6个未达到中央政法委和最高人民法院的“两庭”建设标准。法庭的环境也是老百姓笑谈的那样“两个法官一间房一块牌子一枚章”,其中头沟人民法庭在头沟镇政府楼内办公,成为法庭中的“隐士”,当事人办事找不到法庭在哪。仅达标的城关人民法庭,也因年久失修,冬漏风,夏漏雨,楼道、屋内墙面脱落。几辆破旧的2020汽车是全院的办案交通工具,远路不敢跑,近路常“抛锚”。办公设备陈旧老化,几台电脑速度慢如牛车,下发文件、简报需手工刻板、手工推墨印刷,严重影响了办案效率。新一届党组面对重重困难,顶着重重压力,决心从根本上彻底改变承德县人民法院的落后面貌,推进承德县人民法院的科技化进程。经过反复调研,开启了承德县人民法院的破冰之旅。
齐心合力 逆境翻转
困难吓不住拼搏的决心,挡不住前进的脚步。2004年,新一届院领导班子组建后,承德县法院人在以杨秀明为首的院党组带领下,携手并肩,深入开展调研,变压力为动力,精诚团结,励精图治,拼搏进取,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该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为切入点,科学地提出了“从严治院、公信立院、科技强院、文化建院、廉政兴院”的工作目标,并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拼搏进取。
以“公信立院”促审判工作。该院从打造“公信力”法院出发,立足公正,着眼自身,提高司法公信,增强司法权威。将“服务民生、保障民生”作为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提升案件的服判息诉率上下功夫,在提高司法工作的社会认同度上做文章,努力构建多元化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机制。在审判方面,突出“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主题,坚持能动司法理念,公断是非、高效办案,成功审理了中纪委、市纪委指定审理的大案要案,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围绕“案结事了”的目标,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探索“能调不判,多调少判”的调解思路,建立了领导上案调解、全程全员调解、庭室交叉调解等多元化调解机制。充分整合调解资源,使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对接”。并实现了调解工作由一审向再审延伸,由诉前、审理程序向案外和判后拓展的“纵向延伸、横向拓展”。通过调解,使一些缠诉、缠访案件圆满解决。同时,该院不断创新执行工作机制,以民生类案件为切入点,采取集中执行与分散执行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执行力度。执行中讲究执行艺术,创新执行方法,推行和谐执行、文明执行、科学执行,营造温馨和谐的执行环境。使一些“骨头案”、“钉子案”得以顺利执结,让老百姓真实感受到司法公正。
信访工作,坚持以“解决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为着力点,围绕“源头治访,竭力化访”的工作思路,加大信访工作力度。设立了院长接待日,形成了院领导、机关业务庭室和基层人民法庭协调一致的三级接待网络,建立完善了首问负责、结案回访、带案下访和“判前释法明理,判后释法答疑”等一系列长效信访工作机制。通过抓住信访人、责任人、控访人三个环节,念好“疏、严、控”三字经,加强对信访人的思想疏导,严格对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加大稳控力度,使大批多年缠诉缠访案件得以圆满解决。经过几年的努力,该院信访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实现了2008年奥运、2009年新中国60周年大庆和重大敏感节日期间“零上访”的工作目标。
以“科技强院”筑发展基础。“穷则思变”。面对落后的审判办公环境,新一届领导班子,积极开拓进取,迎难而上,以“科技强院”作为支撑,从强化基础建设、改善办公条件、全面提升法院形象入手,2004年多方筹措资金500余万元,购置了原县中行办公楼,扩建1000平方米进行装修后,于同年11月份搬进了3600平方米集审判、办公于一体的综合办公大楼,同时建设了200多平方米的干警餐厅。2008年,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了7900多平方米标准化的审判大楼。新审判大楼成为承德县县城的标志性建筑,该院的办公条件也将一举跨入全市乃至全省县级法院一流行列。与此同时,“两庭”建设工作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先后新建了上谷法庭、安匠法庭、头沟法庭和高寺台法庭,改建扩建了三沟法庭和城关法庭,使全县基层法庭的面貌焕然一新。2004年以来,承德县人民法院先后调拨、购置警用车辆40余台,实现了庭庭有车的目标。同时,花重金、下大力度,扎实推进法院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司法装备的科技化水平,从根本上改变了执法环境。目前,承德县人民法院的物质基础建设基本实现了办公条件标准化、院内计算机应用网络化,审判法庭建设现代化、干警生活小区建设规范化、法庭执法环境花园化的“五化”标准。
以“文化建院”推科学进程。承德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法院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和规范功能,把握文体活动、法官文化和基础建设“三条主线”,多渠道、宽视角扎实推进法院文化建设。施行“文化”管理科学化、“文化”元素融入化、“文化”活动常态化。努力打造承德县人民法院文化特色,以提升法院文化软实力,着力打造法院竞争力。树立了科学的法院文化管理理念,推行“相融互促”的管理模式。将文化元素融入基础建设之中,融入法官的言行举止之中,使来访者能够身处法院,时刻感受到文化气息;接触法官,随时感受到法官的文化素养。结合法院文化建设,深入开展了“建学习型法院,育学者型法官”等活动,坚持以创“学习型”党组,努力带出一支“学习型”队伍,在提高干警的业务素质上做文章,着力培育法官的“精气神”。2004年以来,先后有24名干警通过全国统一司法考试获得A证,司法考试通过率屡创新高。围绕文化建设,携手河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加强干警的培训工作。使干警做到“知行统一”,实现学习、工作、调研“三位一体”全面推进。
以“廉政兴院”强队伍建设。为了推动承德县人民法院的科学发展,该院从“抓班子、带队伍”做起,以“廉政兴院”为出发点,以“从严治院”为抓手,努力打造一支“廉洁、高效”的干警队伍,营造一种“风清、气正”的执法环境。首先从领导干部层面抓起,强化“一个关键”、突出“一个整体”充分发挥其表率作用,增强领导干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领导集体的整体合力。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努力锻造领导干部学以致用、科学领导、民主决策、谋事干事的能力。加强制度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突出“刚柔并济”的管理思路。在“严管”的前提下,强调“厚爱”,解决干警的后顾之忧,激发干警的工作热情。在制度制订上倡导“刚性”与“柔性”的有机结合,从细处着眼,从实处着力,将管理涵盖于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先后出台了100余项可操作性强的制度,并整理编辑了《承德县人民法院规范化管理制度汇编》,提高了干警的自我约束力和司法能力。
完善监督机制,不断创新廉政举措,强化“四不为”即“不敢为、不能为、不必为、不愿为”工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积极构筑自律、他律、互律“三律结合”的监督防控体系。对干警实行动态化监督管理,加大干警的执法监督力度。通过干警投票强化对中层干部的监督,通过群众举报、公开承诺、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形式对干警的执法行为进行全方位动态化有效监督。强化对审判权和执行权的监督。深入开展分权制约,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公开相应的处罚标准,对重点环节和廉政风险高的工作岗位干警进行廉政评估和重点监督,实行“有举必纠,纠出必处”。树立了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承德县人民法院的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社会公信度显著提升,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从2004年至今,承德县人民法院先后被上级法院授予集体三等功四次,二等功两次,院领导班子连续多年被县委授予“实绩突出领导班子”;2006年荣获“全省优秀人民法院”的荣誉称号;2008年被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省法院奥运安保先进集体”。各级领导曾多次视察承德县人民法院,对几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及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予以充分肯定。这一切都源于承德县人民法院领导班子坚强的领导和科学的管理,源于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高素质的干警队伍。
戒骄戒躁 谱写新篇
鲜花与掌声淹没不了前进的脚步,荣誉与表彰腐蚀不了奋进的决心。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承德县法院人,没有骄傲、没有满足、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继续以创一流、争先进的信心与魄力,拓宽思路、完善举措,高标准落实要求,严要求促进工作。强化“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信息化建设,一手抓司法能力提升,外抓形象,内抓素养,着力打造法院科学发展平台。围绕“三项重点工作”开展对标“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积极发挥司法工作能动性,站在全局发展的高度,全力服务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于社会发展全局。通过抓源头、清积案、建机制、重调解“四位一体”全方位、立体化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为经济社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不断强化社会的责任意识,借助自身的法律资源优势,积极创新思维,开拓思路,主动投身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坚持不懈的努力,迎来了今天骄人的业绩,谱写了承德县人民法院发展史上新的历史篇章。
昨日值得铭记,今天让人骄傲,明天更加辉煌。承德县人民法院将紧紧依靠党委的领导,主动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围绕打造“让党委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法院的目标,坚定争创一流的信心,以其争创一流的魄力,完善争创一流的举措,谋事而动,借势而起,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向新的历史征程迈进! 刘志刚
编辑 关亦民 杜森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