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市场、停车场和公厕关系到老百姓买菜、出行、停车、如厕等实际问题。为此我市在《承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管理若干规定》(试行)中把加强“两场一厕”等城市公用设施的管理作为城市管理的首要任务,本着民生至上的原则,从规划、建设、使用等多方面入手,加强管理,努力使“两场一厕”质、量齐升。
我市对“两场一厕”的管理从规划入手,《规定》要求“两场一厕”必须与城市建设项目特别是大型建筑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审批、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使用,同时要求在使用中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理由改变便民市场、停车场和公厕的使用性质,保证我市今后只要有城市建设项目就会相应解决项目和周围居民的购物、停车等实际问题。
便民市场和商业网点不仅与市民生活紧密相连,它们的规范与否还关系到我市旅游景区及中心城区的整洁美观。所以按照《规定》要求,我市严禁在丽正门、德汇门、普陀宗乘之庙等主要景区周围摆摊设点,对市区便民市场实行统一规划,集中经营,集中管理,在方便群众的同时提升服务质量,改善购物环境。严禁在避暑山庄周围500米范围内和老城区主次干道设置早夜市,对现有早夜市鼓励引导其进场入室或迁址经营。同时,加强对沿街商业网点的管理,全部取缔主次干道店外经营;严禁沿街商业网点早7时至晚9时进行店外装卸作业;停止市中心区和车站路、迎宾路、下营房路两侧各类加工、修理、制作、大宗建筑材料营销、废旧物品收购以及城市道路两侧洗车业务的行政许可审批,已经审批的不再续批。
近年来,我市城市机动车拥有量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长,特别是京承高速的开通,大量的私家车于黄金周期间涌入我市,而目前市交警支队规范的全市各类停车场只有79个,停车泊位3027个,我市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按照《规定》要求,今后我市将严格执行“每万平方米商业建筑应配备100—120个停车位,每百户住宅应设置50个停车位”的建筑规划要求。鼓励社会力量修建路外停车场、站,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逐步取缔路内停车场。对路内停车场实行有偿使用,区分计费,用经济手段保证停车秩序。对现有停车场我市将做到统一招录收费员、统一停车场服装、统一上岗培训、统一收费标准,有效改善市区的停车环境。其他商场、宾馆、饭店等门前停车场,明确专人24小时进行管理,严禁超区域、超数量停放,做到停放齐整,不影响人车通行和城市容貌。小区内的车辆停放则由各物业公司具体负责,确保居民正常生活秩序。在停车高峰时期,市交警支队在开辟临时停车泊位的同时,还要加强城市街路临时停车管理,严禁随意停放,确保按划定位置有序停放。
人有三急,如厕为先。我市现有公厕115座,其中水冲公厕19座,旱厕96座,为切实解决我市市民如厕难问题、改善市民如厕环境,按照《规定》要求,我市在配套建设公厕的同时做到市区所有公厕全部向市民免费开放。商场、饭店、宾馆、体育场馆等公共建筑的产权公厕也全部免费对外开放。同时,水冲公厕配专职保洁人员和管理人员,每天对公厕内外环境及时保洁、水刷、巡查,检查设备使用情况,对坏损的设施及时维修维护,确保市民正常使用。旱厕按区域分片分段管理,每段有专职保洁人员和管理人员,每天对公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清扫保洁,及时清理公厕内外小广告,确保市民入厕整洁,并逐步改建临街旱厕。增加城市公厕数量。记者 孙丰
编辑 关亦民 李冉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