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助力双滦经济转型跨越
2011-12-13   23时35分 浏览次数:

科技创新的先导 集约发展的核心

    本网讯(宫静宇、白子军)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的支柱产业,作为双滦今后经济实现跨越突破的支撑产业,如何保持强势发展,做到长盛不衰,中共双滦区委书记路立营在接受采访时说:“双滦目前的发展,文化产业已经走到了一个比较高的层次,在省内应该是领先的。但是我们的新型工业、工业基础和文化产业发展处于一个不太配套的地位。所以为了文化产业的更好发展,我们下一步重点就是要实现怎么把打造文化产业与新型工业更好的融合起来,让文化产业带动新型工业的发展,以新型工业的大发展为文化产业提供更坚实的、更稳固、更丰富的经济支撑。”

    7月6日,我市首家省级经济开发区——双滦经济开发区被省政府正式批准,这标志着双滦文化产业与新型工业高度融合发展的经济格局正式确立。双滦经济开发区东至大三岔口村、南至城区边界、西至吴营村、北至北良村,规划总面积25.32平方公里,是工商业相结合的综合性经济开发区,包含三大特色主导产业。

    ——钒钛资源基地。现聚集铁矿开采企业30家,年生产含钒铁精粉480万吨,钛精粉100万吨,磷精粉100万吨,总产值达到46.4亿元。这些矿产资源具有较强的可持续综合开发潜力,是“打造中国钒都”充足的原料基地。

    ——钒钛冶金生产加工基地。该区以设立承德市国家钒钛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为契机,以承钢、万利通等企业为龙头,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钒资源,延长钒产业链条,拓展钒产业发展领域,大力发展钒渣高效提取工艺、高纯钒、航天钒铝合金、氮化钒的生产,促使新钒厂年消化钒渣80万吨以上,生产钒制品7万吨以上,成为世界最大的钒制品生产企业。2010年1月,基地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钒钛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目前,总投资100亿元的北汽福田发动机生产项目、总投资59亿元的150万吨冷轧薄板等项目均已开工建设,成为了园区持续发展动力源泉。

    ——钢材综合物流基地。主要为经济开发区提供产前的生产性物流和以钢材为主的综合性物流。主要经营铁精粉调运加工以及五金、机电、汽车配件、矿山配件、机械设备等。目前,该基地已入驻企业近20家。其中总投资10亿元的晨阳汽配城已经建成营业,总投资20亿元的承德隆瑞国际物流中心项目、总投资12亿元香港昌升物流广场项目、总投资7.9亿元的中国(承德)国际日用消费品物流中心等重点项目正相继建设。

    作为双滦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双滦区委、区政府把经济开发区建设作为加快产业发展、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全力抓好钒钛产业链条的延伸,以打造“中国钒都”为目标,确定了“发展钒钛资源综合采选,钛、磷高端产品深加工产业,新型环保建材和高级装饰建材及尾矿循环利用产业”为主导产业,致力打造以产业链条经济为特色,以高科技产业经济为依托、资源加工经济为补充的互补互融经济开发区。

    双滦经济开发区建区以来,坚持以工业化、城市化为发展方向,依托独特的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招商,使经济开发区逐步成为双滦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对外开放的主窗口,集聚吸纳生产要素的重要平台,先后引进了香港昌升集团、香港中帆集团、北汽福田、隆基泰和实业集团等大公司,基本形成了钒钛冶金产业、汽车制造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商品物流与零售产业四大产业群,产业集聚效应凸显。目前,开发区已入驻企业已达120余家,生产总值完成67.6亿元,全部财政收入完成5.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8.8亿元,外贸出口1.2亿美元,解决29000多人的就业。预计“十二五”末,该开发区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亿元以上,实现工业生产总值超千亿元,物流业营业收入超千亿元,全部财政收入30亿元以上。。

    10月22日,河北北汽福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奠基仪式在双滦区省级钒钛冶金产业聚集区举行。该项目总投资逾23亿元,主要从事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制造,3年内,将在双滦区建成一家具有工业旅游功能花园式的现代化汽车零部件制造中心。项目建成后,设计新增销售收入50亿元、利税6.5亿元、新增就业5000人。

    为了加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双滦用开放的视野、开阔的胸怀,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坚持扩大开放,认真研究产业政策、资金流向和投资需求,加大招商引资、招商选资,尤其是引进外资力度,全力引进一批发展前景好、附加值高、支撑作用强的重大项目;进一步做优政策平台,对资金投入大、土地节约率高、科技含量高的优势项目,给优惠、给政策,营造和培育全民招商引资和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同时,运用市场的“杠杆”作用,全方位、多层次扩大开放,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领域,按照非禁即入、国民待遇和机会均等原则,采取土地转换、BT、BOT等方式多渠道融资,突破传统壁垒,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积极推进垄断行业和领域投资主体多元化。年内,该区谋划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91个,完成投资90亿元;实现直接利用外资800万美元,外贸出口8000万美元。

    以此为契机,该区将进一步明确区域工业发展定位,密切与京津唐等地区的产业合作关系,承接京津唐地区的产业转移,实施借脑、借力、借策工程,实现产业分工差异化互补、产业发展一体化协调,通过承接京津唐地区的产业转移,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新技术、新工艺,实现传统产业提档升级。

编辑 关亦民 李冉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