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政府的惠民政策,我们也能住上宽敞的楼房了。”滦平镇下岗多年,曾3代6口人同住在仅有29平方米房屋下的梁大爷感激和喜悦溢于言表,如今全家住在滦平县“零五”鑫港小区71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已1年多了。在滦平,像梁大爷一家这样享受到保障房的困难户达到342户。
一把把钥匙,开启一扇扇幸福之门。时下,滦平正紧紧抓住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有利时机,坚持把解决困难住房问题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大建设力度,完善住房保障政策,让更多的中低收入家庭“安居梦”成真。
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率100%
走进融合时代保障性住房项目的施工现场,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卸载物料,机器轰鸣,建设者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到处是一片火热的施工场景。按照规划,这里将建设总投资2114万元,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的108套经济适用房。目前,工程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中。
这只是该县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今年该县共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11个,开工率100%。其中:预算总投资820万元的北山新区52套、建筑面积2340平方米的廉租房项目已开工建设;金沟屯教师周转宿舍主体已经封顶,96套、建筑面积3360平方米、总投资600万元的虎什哈教师周转宿舍正在进行内装修,总投资4900万元的北山新区308套公租房正在进行主体施工;108套经济适用房主体已经封顶;责任目标100套,实际完成116套、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的限价商品房正在进行主体施工;棚户区改造项目5个已全部开工。
像建商品房一样建设高品质的保障性安居工程
最好的地段、最佳的质量、最完善的配套……在滦平,保障性安居绝不意味着低成本、低质量,而是代表着生活的品质。“像建商品房一样建设高品质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已经成为该县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一条不成文的标准。
308套公租房和52套廉租房北面靠山,南面临水,环境优美,整体地势较高,视野开阔,阳光充沛,小区巧妙利用地势低洼的沟渠精心打造成为具有溪谷景观特色的社区公园。这片与商品房同标准建造的保障房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同时,小区内的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广场、幼儿园、超市等也列入计划建设。
该县在建设保障性住房过程中,都是优先选择高水平的设计单位,探索标准化户型设计模式,提高设计品质,使保障性住房户型设计更加人性化。同时加快完善保障性住房周边配套设施,尤其是水、电、气、路、通讯、绿化等力争同步建成。
土地、资金等方面“给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2010年,174套廉租房已竣工入住,80套公租房交付使用,168套经济适用房销售入住。2011年,1530套保障房全部开工建设……这组数据,正是滦平县从土地、资金等方面“给力”保障房建设最生动的写照。
该县政府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作为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调度会议,研究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性住房项目一律免收基础设施配套费、人防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供水、供电、供热等执行相关优惠政策。
该县财政方面实行专户管理,严禁挪用、截留项目资金,今年安排1000万元(财政预算安排500万元,土地出让金500万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已拨付64万元。国土方面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目前已划拨土地46亩。
近年来,滦平县把破解住房难问题作为事关百姓福祉的大事,不断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限价商品房、棚户区改造……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方法,多管齐下,力求让该县的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县城发展的成果。
一把把凝聚党和政府关爱的保障性新房钥匙,正为越来越多的住房困难家庭打开幸福之门。 褚彦国 海 洋
编辑 关亦民 刘宏韬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