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王晓海)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做实农业农村工作,承德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工业立县、产业富民、以城带乡、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契机,大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产业富民。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潜力,提高农业效益,是增加农民收入最现实有效的途径。近年来,承德县积极实施“产业富民”战略,大力发展牧、菜、果、菌产业。肉鸡养殖着力抓好基地、效益、环境等关键环节,年内新增饲养能力1000万只。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在岗子、岔沟、磴上、三家等乡镇,集中发展棚室蔬菜5000亩,建成2—3片千亩山地棚室蔬菜示范园;积极推广从玉、六合蔬菜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模式,扩大露地菜种植面积。实施国光苹果标准化项目;发展高标准果品基地1.5万亩,新建精品园6000亩;推广新杖子、石灰窑沟域经济模式,建成一批“花果小镇”、“七彩山乡”。加强政策支持,扩大食用菌生产,力争新增3000万盘(袋),年产鲜品6万吨,为加工企业建立稳固的产品基地。与此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游,实施乡村旅游示范工程,巩固提升2个沟域经济示范带,新建5个乡村酒店、100个乡村旅游示范户,实现产业富民。
做大做强劳务经济,实现农民增收。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承德县牢固树立“抓经济必抓劳务经济”的工作理念,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来抓。充分发挥承德人朴实、勤劳、口音纯正的优势,立足京津,面向全国,在稳定输出数量和提高劳务质量上下功夫。目前,全县已建立健全了县、乡、村(社区)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形成了以县级劳动力市场为龙头、24个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站为龙身、378个村级劳动服务所为龙尾的“一条龙”职业介绍网络,为用人单位和城镇劳动力搭建起了良好的服务平台。针对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单一的实际,县里大力整合项目资金和培训资源,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创业培训实行“两免一补”,增强了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截至目前,全县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25期,培训农民6757人次,涉及服装制作、采选矿等14类,新增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16088人,全县在外务工总量达8.5万人,实现了农民增收。
实施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增效。如何提升农副产品效益?承德县采取工农业链接,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加大金融支持、项目扶持、行政服务、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大办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壮大自身实力。积极推进承德曼曼6万吨的食用菌、4万吨的果品加工项目,现已试生产;积极推进五谷农庄二期3亿包杂粮有机面全面建成投产,总规模实现翻番;全力推进颈复康2000吨黄酒清酒项目建设,为二期扩建奠定基础;加快推进畅达科技园建设,力争年内建成投产。积极跑办天津桥洲酒业山楂干红酒等项目建设手续,力争年内开工建设;推进三融公司石灰窑屠宰加工厂建设,完成第二种鸡场建设,谋划第三种鸡场建设;继续推进深圳六合公司在头沟镇扩展基地2000亩,使总面积达到4700亩,并实施膜下滴灌工程建设,壮大供港蔬菜龙头实力,扩大蔬菜龙头企业的规模。年内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以上,总数达到38家,使之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不竭动力。
编辑 关亦民 李冉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