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2267户农民乡村游里“淘金”
2011-10-10   00时26分 浏览次数:

    本网讯 隆化县茅荆坝乡天义沟村的王海英,这些天一直乐得合不拢嘴。中秋小长假虽然天公不作美,但自家的农家院里依然来了六七拨客人,三天让家里的存折上多出了3800元钱。

    四年前,依托茅荆坝旅游资源优势,22岁的王海英在自家院里竖起了“农家乐”绿色庄园的牌子。“我们接待的客人除了来自北京、内蒙古等全国各地的客人,还有美国、日本等国客人。去年国庆节,我们最多一天接待了200多名客人。”

    “一年的进项总得有二三十万元。”王海英说自己从没想过,富裕的日子会来得这么快。和王海英一样,承德已经有2267户农民在乡村游里“淘金”,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兴隆县眼石村,曾经是一个人均耕地不足1亩的穷山沟。发展乡村旅游,让全村人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现在村里143户农民翻建了新房,93户建起了新民居农家院。目前,该村日接待游客量最高达4000人次,农户月最高收入达3万元。2010年,村民人均收入4600元,其中70%来自旅游接待收入。

    丰宁大滩镇扎拉营村是我市发展乡村旅游最早的村,1989年开始从事旅游接待。目前该村已发展大中型度假村6家,农家饭店42家,马匹500匹,四轮摩托近百辆,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旅游服务产业体系。承德县新杖子乡四方营村王麻子沟近年来依托丰富的林果资源,开展乡村旅游,知名度日益提高。目前,全村60%的果品通过采摘的方式,就地以市场零售价转变成旅游商品。该村目前户均果品采摘销售收入达2万余元。采摘业还带动了观光业、餐饮业、住宿业等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该村著名的新东仓农家院仅经营餐饮业月最高营业额达数万元。

    记者从市旅游局获悉,目前我市已发展旅游型乡镇达72个,旅游型村182个,分别占全市乡镇和行政村数量总和的35.1%和7.2%,全市从事乡村旅游经营农户达2267家,乡村旅游接待床位达32215张。星级乡村旅游示范户640家,星级乡村酒店41家。全市有全国首批旅游强县2个(丰宁、围场),有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3处,有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6处。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市旅游产业和农村发展中颇具特色和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记者汪瑞华 通讯员岳明辉

    编辑 关亦民 李岩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