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21346”发展战略 建设环首都经济圈跨越发展先行区——滦平县委书记杨猛访谈
2011-01-26   22时42分 浏览次数:

 

    记者:准确地分析把握“十二五”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才能在新的起点谋求更大发展。“十二五”期间,滦平县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杨猛:从机遇上讲,千载难逢。随着“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圆满完成,滦平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后发优势逐步显现,有利于我们统筹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把区位、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两环”(环首都、环承德市核心区)是滦平独有的特点。一方面,全省做出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决策部署,在所涉及的14个县中,对于承德市来讲,滦平是现实的、是真环的,有利于我们加强与北京全方位、实质性对接工作,借助外力加快推进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承德市把滦平列入同城发展区域,将实现与中心城区“规划同筹、产业同布、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科教同兴、旅游同线、环境同治、文化同台”。这是滦平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就挑战而言,压力巨大。面对科学发展的新形势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滦平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化水平低“两大关键性问题”还比较突出;开放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城乡基础设施滞后“三大制约”还相对明显;市场主体、科技创新和人才智力“三大支撑”还相对乏力。但是,我们信心百倍,只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只要坚持不懈,继续攻坚,推动落实;只要围绕做优项目、做强产业、做实民生等重要着力点,全力打好重大工作攻坚战,就能够书写滦平“十二五”发展的新篇章。

    记者:滦平县在承德市“一核两带四个增长极”战略重点中,承担着建设环首都经济带、国际休闲旅游基地及首都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发展重任。对此,滦平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是什么?

    杨猛:未来5年,我们将按照市委“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取向,围绕“加快发展、加速转型”两大任务,大力实施“21346”(两环一城三带四区六基地)发展战略,建设环首都经济圈中跨越发展的先行区、转型发展的示范区、科学发展的样板区,打造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充满活力的新滦平。“21346”发展战略中,两环,即环首都、环承德市核心区;一城,即把县城建设成环首都经济圈中现代化中等卫星城市和承德市区域性次中心城市;三带,即新型工业经济带、休闲旅游带和生态农业带;四区,即建设新兴产业示范园区、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现代物流园区;六基地,即建设绿色有机蔬菜基地、休闲度假基地、观光农业基地、宜居生活基地、养老基地和健身康复基地。“十二五”期间,全县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要高于全国、全省和全市平均水平,力争主要经济发展指标比“十一五”末翻两番,人民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记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工作的主线。对此,滦平有哪些新的举措?

    杨猛:“十二五”期间,滦平将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大力做好产业结构调整文章,通过大力发展多元工业、现代农业和以休闲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是整合提升改善矿产业。全县整合形成10家矿业集团,铁精粉设计产能达到1200万吨、实际产能达到800万吨以上。大力发展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推动矿产资源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把资源优势、特色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鼓励引导矿山企业参与产业聚集区建设,转型发展非资源型产业。二是加快培育战略支撑产业。围绕对接北京、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构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支撑体系。加快发展园区经济,促进项目按类别向园区集中,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构建工业发展新格局。三是加速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建设京津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基地、国家农产品创业基地以及环首都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巩固扩大肉鸡、生态有机猪、肉鸭、蔬菜四大主导产业基地规模,打造一批国家和省级绿色、有机、生态、安全农产品品牌,建设内联京津、辐射辽蒙的区域性农产品物流中心。“十二五”末,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80家,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5%。四是做大做强休闲旅游产业。主动融入全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和承德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总体布局。深入挖掘长城历史文化、御路皇家文化和潮河生态文化资源,选准突破口,推进重点旅游文化项目建设,精心打造以金山岭长城为核心,一线多点、各具特色的旅游文化经济区。到2015年,全县旅游人数达到100万人,收入达到10亿元。五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精心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建设综合性和专业性物流园区,构建区域性仓储物流中心;积极培育科技信息、社区服务、房地产以及医疗保健、养老健身等新型业态。同时,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做大做强中心县城,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为目标,通过规划空间的大拓展、功能布局的大调整、人口产业的大聚集和承载能力的大提高,全力打造交通便捷、特色鲜明的商贸物流中心,内联京津、外通辽蒙的交通枢纽,建设环首都经济圈中现代化中等卫星城和承德市区域性次中心城市。力争“十二五”末县城区达到2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0万人。梯次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加快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十二五”末,全县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

    编辑 关亦民 李岩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