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宁:十年生态建设造林270万亩
2010-08-05   23时00分 浏览次数:

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1%提高到43.7%

    本网讯 (梁永生、赵树林、孙国楠、韩春明)自2000年开始,丰宁以“为京津阻沙源、涵水源,为当地增资源、拓财源”为目标,抓住国家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的机遇,历时十年,共造林270多万亩,小流域治理680平方公里,使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21%提高到现在的43.7%。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开展了沿边、沿坝、潮滦河流域、牤牛河流域、坝上农田林网、沿路窗口地带六大生态工程体系建设,十年间使林地面积达到572.6万亩,完成草地建设150万亩,禁牧舍饲圈舍22.5万平方米,禁牧草场330万亩,治理区域林草植被覆盖率超过82%,全县大气环境扬尘天数由2001年的25天减少为2009年的8天。

    多元投入,综合治理。实施了退耕还林、千松坝造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坝上生态农业开发、21世纪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等一批重大生态建设项目,引进世行贷款造林、日援德援造林等一批外资造林项目,争取到民建中央、北京市政府、北京青基会、广州本田等36家单位支持和参与,动员群众投工投劳,累计完成生态建设投资8亿元,年均造林20万亩,小流域治理70平方公里,种草5万亩以上。坚持治理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实施舍饲禁牧,推广“三位一体”沼气,引导使用液化气、家用电器、燃煤等取代樵采,年减少灌木樵采3.2万吨。

    政策扶持,标本兼治。先后制定了《草地管理条例》、《水土保持条例》等法规,激发了全民的积极性。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3万亩,推广地膜水稻种植1.5万亩、地膜玉米5万亩,实施“稻改旱”压缩水稻3.6万亩,年累计节水7120万立方米。拍卖“四荒”135万亩,承包到户草地380万亩,落实山林承包51万亩。通过出台《特殊林权证》发放政策,激发起群众造林的积极性,农民不足6年“四旁”植树造林700多万株。

    编辑 关亦民 李兴安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