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打造的大型风情歌舞诗——《山庄梦华》已进入舞台改造、舞美设计和演员排练阶段,节目将在8月15日进行首场演出。据了解,热河展演中心项目是我市今年重要的文化产业项目,该项目将在市体育馆的基础上改造完成,同时隆重推出大型风情歌舞诗——《山庄梦华》。此节目将在具有鲜明承德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力求传统与现代、民族性与地域性、时代风情与民俗风情的完美融合,打破传统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将音乐、舞蹈、幻术、杂技、电影等多种现代艺术形式搬上舞台。它将以魔幻、刺激、惊奇、绚丽创造一种激情、奢华、唯美的纯视听享受,成为我市旅游全新的看点和河北文化旅游舞台演艺的闪亮名片。
今年,我市将投资323亿元规划建设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全力打造国际旅游城市。目前,围绕国际旅游城市创建,全市一系列重点项目正在蓬勃的建设中:5平方公里的承德新区路网、管网建设正在加快进程;奥体中心、地质博物馆即将建成;承德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重点项目纷纷启动;绿色家园、城市亮化和水系综合整治同步进行……“国际旅游城市”这一城市定位,促使承德市产业结构实现最大转型,进入“大旅游业”发展时代。
发挥旅游资源优势 破解结构制约难题
市委书记杨汭说:“当前制约承德科学发展的‘两大核心问题’是产业结构和城乡结构不合理。而率先发展休闲旅游战略支柱产业,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恰恰是破解两大制约问题的突破口。”
当前,休闲旅游正日益成为人们追求的生活方式,而承德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产业的优势可谓得天独厚。“首先,承德形成了以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森林、草原、温泉、冰雪、山水相环绕的资源布局;其次,承德与北京、天津、辽宁、内蒙古相邻,可以充分享受到庞大客源市场带来的资源辐射和市场拉动;同时,承德旅游已有一定的知名度,是国内旅游的热点地区。”市旅游局局长米学俭对发展休闲旅游文化产业充满信心。
去年底,我市在全市开展“大讨论、大培训、大谋划、大招商,推进三年大变样,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活动。半年来,这一活动让全市干部群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大力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是我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理性选择。“在承德优先发展这一产业,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具有高关联性、高收入性、高就业性的特点,抓旅游就是抓经济、就是抓结构调整、就是抓可持续发展。”市长张古江一语道出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定位。
夯实交通设施基础 加快休闲项目建设
建设国际旅游城市,交通必先行。交通条件,为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去年10月京承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后,我市迎来了新一轮的旅游发展高峰。
今年,我市将投资100亿元,进一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目前京沈客运专线承德段、张唐铁路承德段、承德旅游支线机场等项目陆续立项建设。继去年京承高速公路通车后,今年将有承唐、承朝高速公路相继通车。到2015年,我市“一环八射”高速公路网建设将全部完成。届时,承德将形成空陆互补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我市与周边各城市车距缩短到2个小时,京沈客运铁路专线承德站投入使用后,我市到北京的路程缩短至40分钟,承德与北京同城化将成为现实。
“三年大变样,推进城镇化”活动也为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今年,我市实施扩城战略,构造“带状组团式”和“五区三带”城市格局,将市区规划用地面积由84平方公里扩展到120平方公里。借此良机,我市谋划了65个计划总投资近160亿元的休闲旅游项目。米学俭介绍,这批面向京津高端消费市场的项目包括山地运动、滑雪、温泉、健康养生等,已相继开工建设。此外,我市将重点培育皇家旅游度假区、森林草原休闲度假区等8个休闲旅游区以及五星级酒店、游客集散中心等高端接待设施。
补足产业升级“短板” 塑造完美城市形象
参照国际国内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通用做法,我市提出了包括经济发展指标、旅游人数指标、旅游资源国际竞争力指标、交通及基础设施指标等在内的10大类52项指标。对照标准和要求,我市在城市的现代化综合水平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城市人文风情和夜生活的缺陷,是两条明显的“短腿”。
对此,我市利用旅游淡季,在全市精心组织百日万人大培训,包括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旅游从业人员和市民。重点在提高认识、提升素质和服务水平,塑造更加完美的城市形象。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研究室主任崔万峰介绍说,我市还计划把剪窗花、地方小戏等当地文化引入社区之中,营造一种文化氛围。中国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琪延则建议,一定要把承德的历史文化固化出来,活化出来。固化就是要把承德的故事形成标志性建筑,活化就是要通过搞演出把承德的故事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
“白天看庙、晚上睡觉”,这是外地游客对来承德旅游的评价。为此,今年我市将在南营子大街建设商贸休闲旅游区,届时承德特色小吃、百工坊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将构成一个繁荣的夜间文化场所。同时在双滦区投资12亿元建设“鼎盛王朝”文化产业园。该园以大型真山真水、真人真马实景演出为核心,打造中国最具特色、最为丰富的清文化产业园区。在双桥区建设皇家大剧院,上演河北梆子、地方民俗戏、话剧等,并改进提升大型音乐舞蹈诗《紫塞风华》,打造市中心演艺基地,真正让游客游在承德、玩在承德、乐在承德。
咸立冬
编辑 关亦民 李岩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