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汭:集中精力协调联动加快推进承德兴隆天文科普城项目建设
2010-06-12   23时15分 浏览次数:

“承德兴隆天文科普城” 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

    本网讯(记者冯翠昕)我市充分发挥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的天文科普优势,与国家天文台共同谋划了“承德兴隆天文科普城” 项目。6月12日上午,该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在锦江文冠饭店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国家天文台党委书记、副台长刘晓群,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基地首席科学家赵永恒等出席会议。

    市领导杨汭、韩福才、阮树平、贾玉英出席会议。

    市委书记、承德市兴隆天文科普城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杨汭主持会议,并对下一步项目的实施及操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是世界最大的光学观测基地之一,有亚洲最大的光学望远镜。目前,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已被确立为国家科普基地。此次双方共同谋划的“国家天文台兴隆天文科普城”项目将按照国内一流,特色突出,参与性强,集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总体目标,建设全国最大的天文科普基地、少儿科普基地,打造承德休闲旅游新亮点。

    该项目位于兴隆县城东南部的兴隆镇长河套村、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山脚下,距县城10公里,总面积358亩,预计总投资5.48亿元。该项目包括三部分,即天文科普、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其中天文科普部分将建设天象厅、科普天文台、科普展厅、3D影院、太空体验仓、科普教室、太阳历广场等;服务设施将建航天酒店、夏令营及房车基地、农家旅游村及商品一条街等。该项目可研及规划设计编制预计于7月底完成,科普一期工程力争年底前开工,整个工程将于2012年底前完成。

    杨汭在会议上强调,建设国家天文台兴隆天文科普城,对于兴隆县乃至承德市意义深远,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国家科学发展、科研出成果做贡献。因此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始终要把全力支持国家天文科普重点项目,保护好周边环境作为项目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规划,合理开发,科学利用。要充分发挥好兴隆天文观测站这个世界级品牌及其独有的资源优势,带动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推动天文科学知识普及。首先要搞好规划。要满足兴隆天文观测站对科研要求环境的规划,要与县城发展建设规划相衔接,与未来发展科普、旅游产业、文化发展规划相衔接,与整体交通体系相衔接。各项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要先行。市县各机关部门要积极协调,主动对接,加快推进道路、防洪坝、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拆迁等工作。兴隆天文科普城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要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定期进行调度,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兴隆县作为该项目的主体,要明确一位县级领导牵头,集中精力,全力做好该项工作。

    国家天文台党委书记、副台长刘晓群表示,国家天文台将全力以赴,与地方共同努力把承德该项目建设成国内一流的天文科普城。兴隆天文科普城不仅是一个景观,更要有文化内涵,希望共建的天文科普城融入自然景观,规划一步到位,山上山下形成互动,并将沿途景点连接成线,形成新的旅游景观线,为当地发展、农民增收做贡献。

编辑 关亦民 李冉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