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政协委员视察高新区建设
2010-06-12   23时14分 浏览次数:

    本网讯(记者鹏玉)6月11日,市政协主席郑晓东带领部分驻承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委员对高新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

    郑晓东一行先后实地考察了高新区湿地公园、东区RBD、滦河南岸5公里绿化景观带、科研大厦、奥体中心、凤凰山东街拓宽改造、隆基泰和“阳光四季城”等7个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市政协副主席陈树峰、姚华、于列、胡晓红、雷威、段晓岩、孔庆龙,市政协秘书长王庆林等参加考察活动。

    郑晓东在座谈时指出,如果说老城区中疏、拆违整容、外八庙周边五村整体拆迁是一场恢复历史文化名城古风古韵的大战场、大舞台,那么加快南部新区建设就是一个充分展示国际旅游城市现代风采的大平台、大基地。高新技术开发区领导班子和干部群众正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科学发展观引导下,掀起新区战略转型和二次创业的新热潮,做产业、做城市“两轮驱动”,园区经济、城市建设齐头并进,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他代表市政协向高新区管委会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群众,向高新区的建设者们表示亲切的问候。

    郑晓东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以加快新区建设提高承载力、提升吸引力的实际行动,支持配合老城区实现“中疏”。要加快完善城市功能,高质量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京沈高铁站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使新区成为我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形象展示区、科学发展示范区。特别要深入研究促进产业与就业、居住协调配套发展的问题。二是紧紧抓住托管上板城镇带来较大发展空间的机遇,肩负起加快市本级后续财源建设的战略重任。要下大力推进现代产业聚集区建设,力争在引进与我市优势资源相配套的战略支撑项目上取得新突破,在建设体现低碳经济的新兴业态上取得新突破,从主要发展工业向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转变,形成新的持久发展动力,把高新区打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

市政协就我市产业聚集区建设情况进行调研

    本网讯(政协) 近日,市政协副主席陈树峰带领部分市政协委员赴双滦区、开发区、隆化县就我市产业聚集区建设情况进行调研。

    调研组在对产业聚集区实地视察后,听取了县、区关于产业聚集区的情况介绍,并就我市产业聚集区如何加快发展进行了座谈。委员们对我市产业聚集区的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今后如何发展提出了建议。

    陈树峰在调研中指出,市政协高度关注我市产业聚集区建设,并将“如何加快我市产业聚集区建设”列入市政协十二届十四次常委会会议上的重要议题,深入调研,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就搞好产业聚集区建设,调研组提出以下意见,一是要认识到产业集聚区的特点和作用。产业聚集是现代工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全球性趋势,搞好产业聚集园区建设对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发展至关重要。二是高标准规划产业聚集区。要以科学规划引领产业布局,使产业聚集区成为企业间联系密切、产业关联度高、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极。三是要在产业布局、产业链接、管理体制等方面认真学习借鉴外地产业聚集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四是要以最优惠的政策聚集产业。要用好用活现有政策,以极有吸引力的政策、完备的基础设施和一流的行政效能聚集产业中的领军企业,达到聚集一个领军企业、带动一个产业、形成一个产业集群、促进一方经济的发展目的。

-------------------------------------------------------------------------------------

市政协就我市果品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

    本网讯(政协) 近日,市政协开展了“为编制承德‘十二五’规划进行事前建议视察调研活动”。6月9日至10日,市政协副主席陈树峰、段晓岩率领市政协农业专题调研组,就我市果品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承德县石灰窑乡野猪河双千亩苹果造林工程、大营子乡全宝河村千亩果品园区、下板城镇绿庄果园合作社和兴隆县水泉乡千亩板栗示范园、“你我他”山楂合作社及加工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分别听取了两县政府关于果品产业发展情况介绍。承德县、兴隆县果品产业在“十一五”期间有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调研组对两县发展果品产业的主要做法及经验给予充分肯定。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调研组就我市果品产业“十二五”期间实现转型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扩大规模,形成优势。果品产业发展靠规模,要做好扩规模、强产业文章。果品主产地能栽果树的地方都栽上果树,要达到户均10亩,使其真正成为主导产业,形成果品村、果品乡。二是强科技,大力提升果品产业层次。加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县乡推广组织,配齐配足技术人员。实施科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围绕苹果等主导品种发展,积极推广新技术,提高果品科技含量。注重果品包装,提升文化品位。三是实施区域品牌战略,打开高端市场。要扭转目前我市果品品牌散、滥、小、弱的局面,大力支持品牌建设,通过整合品牌资源,提升产品文化内涵,使一个品牌产品的产值达到亿元甚至十亿元、百亿元。四是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打造果品产业领军级组织或集团公司,从小做起,逐步做大做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产业效益。五是加大政府对果品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果品产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建设初期涉及方方面面,应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在水利配套、龙头企业培育、产地市场建设、储藏、加工及品牌注册等方面给予支持。

编辑 关亦民 李冉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