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02/2010-01231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文件编号: 承市政办字〔2010〕52号 有  效  性: 有效
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
2010-05-07   10时00分 浏览次数:

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9〕45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冀政办〔2009〕84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河北省促进生物产业发展部门协调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办字〔2010〕12号),加快我市生物产业发展,特制定本意见。

一、生物产业发展基础

我市加快发展生物产业具有资源、产业、技术和市场四大优势。在资源方面,全市野生植物1600余种,其中沙棘、猕猴桃、黄花、蕨菜等野生珍品100多种。黄芩、金莲花、柴胡等野生药材500多种,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食用菌、马铃薯和中药材生产基地,森林覆盖率54.8%。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加快发展生物产业提供了基础保障。在产业方面,近年来我市争取国家和省高技术生物专项1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个,省级项目12个。三北种业、裕丰种业、宽城种业为主体的生物育种面积达36万亩,产种12万吨,是河北省仅有进入全国生物育种50强的3家企业。除生物育种外,在现代中药、微生物发酵、生物基材料等领域培育出颈复康胶囊、木聚糖酶、微生物多糖等一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生物产品。截至2008年底,全市规模以上生物产品生产企业达到36家,销售收入50亿元,“十一五”前三年年均增长25%。在技术方面,培育建设生物医药、食用菌、种子、马铃薯等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4 个研发中心,初步构建起以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构成的生物技术创新体系。河北省中药新辅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德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为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基础。在市场方面,我市所处的京津冀都市圈和环渤海地区,是人口高度密集、重工产业高度集中、经济快速增长、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区。巨大的人口基数、持续扩大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费需求,决定了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和其他生物制品市场将始终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同时,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生物技术和产品交易量最大的区域之一,仅北京的生物技术交易总额就占全国20%以上。优越的市场条件,为我市生物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生物产业发展目标

以生物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和国际化发展为目标,加强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和物种种质资源保护,积极引导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向生物产业集聚,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引进和开发一批重要生物技术、产品,加速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

(一)引导技术、人才、资金等发展要素向生物产业集聚,促进生物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加速我市生物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和国际化发展。到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生物产品生产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5%以上,生物育种产业销售收入居全省前列。

(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生物技术、产品。

(三)到2013年,培育7家以上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大型生物企业和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中小生物企业,形成以颈复康生物医药、隆化生物育种、滦平生物农业、平泉生物制造为龙头的产业集聚度高、核心竞争力强的生物产业园区。

(四)加强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和我市物种种质资源保护,有计划地开展重点品种资源调查与监测,提高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保障生物安全。

三、生物产业发展重点

(一)生物医药领域。到2013年,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由现在的24万亩发展到40万亩,现代中药销售收入由11亿元增加到30亿元。

1.现代中药。以颈复康药业、希力药业、天原药业、九龙药业为龙头,构筑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现代中药标准和规范,突破一批中药研发和核心关键技术,开发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中药产品,实现中药产业现代化。发挥我市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利用微囊技术、包合物技术、渗透泵技术等开发以丹参、金莲花、葛根、黄芩为主的复方制剂,以安全有效、使用方便、质量可控为方向,积极支持对慢性病、老年病及疑难病等具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特色鲜明的现代复方中药有效部位和有效单体化合物新药的开发和产业化。鼓励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先进制药工艺和制剂技术,对名优中成药进行二次开发和技术升级,提高产品疗效和附加值。在现有国家和省6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的基础上,鼓励建设一批具有区域特点、布局合理、符合国家规范化标准、产销渠道稳定、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优势的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生产基地。

2.现代生物制药及创新药。以创新和产业化为发展主题,以提高重大传染病预防能力和医药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依托承德医学院,大力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阔市场前景的疫苗、诊断试剂、新药开发和产业化。以御室金丹药业集团、天星药业集团、爱民制药、燕丰药业为龙头,大力推进新药制剂,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解决抗生素、维生素等大宗原料药的发酵、结晶及分离、提取等关键技术,降低能耗和减排污染物。引进、消化、吸收和仿制国内外新型制剂辅料,促进新型药用辅料的产业化。发挥现有生物医药的研发和生产优势,积极开发卵磷酯、异黄酮、膳食纤维等功能性天然制剂。实现营养保健品原料和制剂的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

(二)生物农业领域。到2013年,生物育种销售收入由8亿元增加到24亿元,绿色农用生物产品由6亿元增加到20亿元。

1.生物育种。以三北种业有限公司、承德裕丰种业有限公司、宽城种业有限公司为龙头,重点推进优质、高产、高效及抗病虫害、抗旱节水、适宜加工的杂交玉米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选育熟期适宜、高产优质,耐旱性强、脱水快的高淀粉、优质饲用新品种及甜糯、青贮等玉米新品种。以北京林业大学北方教学科研试验实习基地为依托,积极推进抗虫、抗旱、抗逆性强的防护林、经济林、速生工业用材林和城市绿化树等新品种、新品系的选育与产业化。以三友现代牛业、科瑞恩牛业有限公司为龙头,依托隆化、围场、丰宁养殖基地的优势,积极采用奶牛性控胚胎技术、直接引进优良品种,改良畜牧动物品种,加速牛、猪、羊等畜牧品种更新换代,提高扩繁率。

2.绿色农用生物产品。围绕绿色农产品生产、生物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业持续发展需求,开发并推广应用生物农药、生物饲料添加剂、生物肥料、全降解农膜。以避暑山庄集团、天丰生物有限公司为龙头,开发具有抗病和促进生长功能的微生物药品及其他生物制剂。以博亚有限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生物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物肥料等绿色农用生物制品,促进高效绿色农业的发展。

(三)生物能源领域。到2013年,生物能源销售收入由6亿元增加到30亿元。

1.生物质。在保证畜牧业发展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秸秆、树枝资源,适度发展生物质发电。积极支持承德热力瀑河生物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发电项目,避暑山庄集团利用甘署为原料的液体燃料生产试点,推动生物质发电,开发成熟配套的生物质燃料专用加工设备和发电燃料收储运装备。大力支持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心建立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能源农(林)场和生物质能源产业示范基地。

2.其它燃料。支持采用非粮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和生物丁醇的万吨级以上的产业化示范,实现原料供应的多元化。加大规模化沼气技术开发力度,大力发展集约化专业养殖场沼气工程、利用有机废弃物的大型工业沼气工程;积极开发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技术,鼓励利用农作物秸秆、林木剩余物,加工致密成型燃料,为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提供方便、清洁、环保、高效的能源。

(四)生物制造领域。到2013年,生物制造销售收入由15亿元增加到50亿元。

1.生物基材料。研发一批生物基质功能高分子材料,支持变性淀粉等淀粉基材料的产业化,发展淀粉基生物全降解塑料及其制品。鼓励开发天然氨基酸和柠檬酸等产品,支持利用生物技术改造等的工艺技术,提升生产技术水平。

2.生物制剂。以避暑山庄酒业集团、天丰生物有限公司为龙头,依托天津大学微生物研究所、河北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提高现有酶制剂产品的酶活水平,鼓励淀粉酶、蛋白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等的工程化和产业化。以新型生物反应过程为核心,加速用微生物和酶制剂在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耗、高污染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化工、医药、食品、纺织、冶金等行业的节能减排。

3.生物环保产品。围绕水循环处理、污水治理、土壤污染治理和有机垃圾处理,积极发展专用微生物菌剂、生物净水剂、生物絮凝剂、生物脱硫、有机垃圾处理剂等新型生物环保制剂产品和技术。加快先进、成熟的污水和垃圾生物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水污染治理和有机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

4.食品深加工。以露露食品有限公司、怡达食品有限公司、太平洋饮品有限公司、格林有限公司为龙头,研究生物技术在传统食品加工领域里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开发新的方便复合发酵菌剂,促进传统食品加工企业升级换代。加快生物制造技术推广应用,降低物耗、能耗和污染。

四、生物产业发展举措

(一)积极支持生物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

对符合环保和用地标准的项目,给予下列支持: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项目,优先解决项目用地指标,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幅度标准的,按最低标准收取;对确需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土地,且土地前期开发由土地使用者自行完成的工业项目用地,土地出让底价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最低价标准的60%确定;投资在10亿元以上的项目,优先申请列入省重点产业支撑项目,并按照“企业有需求、政府能做到、一项一策”的原则给予支持。

(二)加大生物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设立市级生物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专项资金,支持重要生物技术产品研发、产业化示范项目,特别是对处于种子期、起步期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生物企业加大支持,培育星火、助其燎原。各县区政府也要根据财力增长情况,加大对本地生物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的投入。对完全可降解生物材料和经批准生产的非粮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质热电等重要生物能源产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做好我市相关配套工作。

认真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国家对生物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对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生物企业,按照税法规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税务部门要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或办法,确保国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三)积极拓宽生物产业发展融资渠道

鼓励支持投融资机构在我市设立创业投资机构,支持生物产业发展。在设立市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时,把生物产业作为重点支持领域。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等政府投融资机构要相对集中资金,支持列入国家和省专项的生物产业项目。市金融办要指导督促地方商业银行、市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和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等机构,加大支持中小生物企业。针对起步期中小生物企业贷款实物资产抵押能力弱等现实情况,要创新金融方法,探索利用知识产权质押、应收货款质押、股权质押等多种方式,加大有效信贷投入。

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生物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及境内外股市筹资,帮助企业做好上市准备工作。积极争取生物企业进入证券公司代办系统进行股份转让试点,推进未上市生物企业股权的流通。为符合条件的生物企业向国家或金融机构申报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拓宽融资渠道。

(四)建立市促进生物产业发展部门协调联席会议制度

为促进全市生物产业快速发展,加强对生物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市促进生物产业发展部门协调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召集人为市发改委主管领导,市科技局、工信局、财政局、国土局、环保局、农牧局、林业局、卫生局、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国税局、地税局、金融办、统计局主管领导为联席会议成员。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负责联席会议日常工作。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是:统筹组织推进全市生物产业发展工作,研究制订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协调解决生物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研究提出支持生物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部门间信息沟通交流,督促检查有关政策措施和联席会议议定事项的落实。

附件:承德市促进生物产业发展部门协调联席会议成员名单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二日

附件:

承德市促进生物产业发展部门协调联席会议成员名单

召集人:白晓峰 市发改委副主任

成 员:董艳玲 市科技局副局长

刘全球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李晓东 市财政局副局长

崔兴平 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王显丰 市环保局总工程师

张学东 市农牧局副局长

牟广泽 市林业局副局长

王淑华 市卫生局副局长

刘 伟 市教育局督学

杨爱文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祁春艳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扈秀英 市国税局总会计师

张福军 市地税局副局长

郑建丰 市金融办副主任

艾雪峰 市统计局副局长

主题词:生物产业发展 实施意见

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0年3月22日印

(共印300份)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