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山东省新一轮区域改革的全面启动,潍坊市凭借着横跨胶东半岛和黄河三角洲的地域、区位、自然资源等众多优势,一举成为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中惟一的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三区合一”的城市,一举成为山东省新一轮区域发展的新焦点与核心城市。
潍坊把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经济发展的试验场和孵化器,利用其先行、示范和聚集作用,带动全市经济跨越发展。目前,潍坊已经拥有了潍坊滨海开发区、潍坊高新技术开发区、潍坊经济技术开发区、潍坊海化开发区等众多开发区。
依托开发区——潍坊实现从“制造”到“创造”
漫步在夜色下的潍坊市街头,路边一盏盏的LED路灯将整个城市装扮得格外漂亮,“国外专家称LED灯大规模的应用需要10年时间,在潍坊只用了3年”。中微光电子的首席运营官说。全球最大的LED路灯供应商——中微光电子就落户在潍坊高新技术开发区。
其实,像中微光电子这样的高科技企业在潍坊有很多,这个以风筝闻名于世的城市很早就确立了用高新技术的高端制造推动经济跨越的发展方向。从“潍坊制造”到“潍坊创造”,开发区就是实现这个梦想的试验场和孵化器。
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潍坊市的思路是集中资源实现高新技术的局部突破,引领全局,推动传统产业高新化。而这一引领潍坊经济局部突破的尖兵正是潍坊众多的开发区。
在潍坊高新技术开发区,与中微光电子比邻而居的是一家名为山东华光光电子公司的芯片企业。他们生产的芯片正是LED路灯的核心配件,也是整个光电子行业的尖端。这是潍坊LED产业的聚集效应的一个缩影。潍坊人抓住机遇,加强产业链建设,通过龙头企业及核心项目招商推动产业链条完善,加快引进产业链短板项目、支撑项目、终端项目。
利用开发区的特殊优势,以LED 照明产业为主,潍坊已有浪潮集团等国内外 30 多家企业汇集,到2013 年,将形成全国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封装、外延片及管芯器件制造基地;以光伏产业为主,潍坊吸引欧美、台湾、苏南知名企业加速迁移落户,未来3年,潍坊将成为我国重要的光伏产业示范基地;以潍柴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正在攻克大功率及双燃料发动机和8挡自动变速箱等核心技术,潍坊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也在快速发展。目前,仅潍坊高新技术开发区内企业就达2363家,众多企业形成10个特色专业园区。依托各类园区,潍坊高新区发展起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机电节能产业集群等众多企业集群。
潍坊的高端产业使研发、生产、经营、管理、内部运转机制灵活顺畅,资源配置效率高,协作配套能力强,从而催生了一个更具竞争优势的高端技术、高端产品、高端产业聚集的组织体系。
为促进企业高新技术发展,潍坊市还设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在5年的时间里投入10亿元,专项用于高水平研发平台和高新技术重点项目的建设。目前,歌尔、中微、3V、富维、沃华等六大优势产业的研发中心都已建成启动。仅潍坊高新区一个开发区就拥有2个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27个省级企业研发中心、43个市级企业研发中心。一个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在潍坊已经逐步形成。各个研发中心讲求实效,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品陆续投放市场,产品实现了“调研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生产一代”。
通过开发区的先行、示范、聚集作用,潍坊实现了从“潍坊制造”到“潍坊创造”,从“低端产业”到“高端产业”的跨越,高端产业组织体系将带领潍坊进入极富活力和竞争优势的低碳经济时代。
【对标启示】
潍坊以众多的开发区为尖兵,集中资源实现高新技术的局部突破,引领全局,推动传统产业高新化。这一经验很有学习价值。
相比之下,我市产业向园区聚集、园区向城市聚集,“两个聚集”还有待继续强化。我市通过多年的实践,已认识到高新技术聚集的重要性。为推进产业集聚,先后制定了《加快园区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产业聚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实施意见》、《承德市市级园区(产业聚集区)建设优惠政策》等7个政策性文件,明确了产业聚集区(园区)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工作措施,提出了优化资源配置、拓宽融资渠道等4方面30条扶持政策,为促进园区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核心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以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智能化仪器仪表制造业为主体的四大特色产业格局。
依靠滨海经济开发区——潍坊拥抱大海
潍坊临海吗?以前,潍坊人摇头。现在,他们回答:“潍坊就是一座沿海城市。”
现在的潍北沿海平原,到处都是一片热气腾腾的建设场面:沿莱州湾一字排开的防潮大堤将为潍北筑起一道安全屏障;潍坊(森达美)港正在进行万吨级扩建;连接中心城区与潍坊(森达美)港的进港路贯通南北,在滨海新区宽敞的道路四周都是轰隆隆作响的机器和高耸的建筑物……这里已成潍坊决战蓝色经济的主战场。
潍坊市地处渤海莱州湾南岸、环渤海经济圈和半岛城市群的交汇点,域内海岸线长140多公里,滩涂667平方公里,地下卤水总储量约60亿立方米。这些卤水资源开采后,可转化成多种基础性化工原料。此外,当地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也很丰富。这里还有大片的工矿存量用地,在发展化工产业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
在环渤海地区成为全国经济增长热点区域的大背景下,潍坊市及时启动沿海经济开发战略,整合优势资源,优化空间结构,为大规模吸纳投资搭建起宽阔的平台。潍坊市先后成立了“海上潍坊”建设领导小组和沿海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编制了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辖区面积达677平方公里,400多平方公里的存量用地、69公里的海岸线。
全力推进潍坊滨海建设,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潍坊滨海的发展极在哪?芽
潍坊市的决策者认为,蓝色高端产业组织体系将带领潍坊进入滨海时代,为潍坊保持长久发展优势提供最充足的动力。
在潍坊滨海开发区产业发展布阵中,气势恢弘的蓝色高端产业集群化攻略清晰可见,链条式发展、园区化布局,优势产业大规模聚集,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形成张力巨大的产业集群,继而带动整个潍坊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滨海开发区目前着力发展海洋装备制造、生态海洋化工等5大产业。
先进制造业产业园重点发展机械电子、新型材料等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项目,目前已引进项目106个,总投资320亿元。在该产业园中,海洋装备制造产业是主攻方向,以培育以现代化总装造船和船舶发动机、零部件为主的海洋装备制造产业链正在形成。
石油化工产业园依托中海油海化集团石化盐化一体化项目和弘润石化项目,培育石油化工产业链,尽快形成年产2000万吨的生产能力,打造千亿级石化产业链。
临港物流产业园主要依托森达美港发展仓储物流、加工配送、配套服务项目。加快总投资100亿元的潍坊森达美港扩建工程,确保保持黄河三角洲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优势,大力发展海港物流,打造千亿级临港产业链。
绿色能源产业园主要发展风电、光伏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大力开发地热、太阳能和风能等再生能源产业,建设全国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目前,总投资360亿元的国电集团滨海风电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15亿元的华能风电项目即将并网发电。
生态化工产业园积极发展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盐碱化工等传统产业,拉长、加宽、做强产业链条,打造有世界影响力的海洋化工生产基地。目前正加快建设总投资160亿元的新和成药业等75个生态化工项目。
产业园虽多,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落户滨海经济开发区。企业落户滨海区,必须跨越颇高的产业门槛。滨海经济开发区对企业的首要要求不是规模,而是必须具备较高科技含量,原因很简单,“有技术优势才会在市场中有一席之地”。
让滨海区引以自豪的是,区内有多个高端项目。落户于滨海的山东省海洋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出的离子膜技术,可以分离烧碱残液,此项技术只有我国和德国、日本3个国家掌握,而我国的此项技术就源自潍坊滨海。
若想占领技术高端,必先有人才的聚集。滨海经济开发区发力做“人才文章”,他们不仅全力招揽高端人才,而且正与数所大学及研究所进行深层合作,“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同时他们还加快产业的聚集,用开发区的基础设施优势,将方方面面的先进技术汇聚到滨海。目前,已有日本伊藤忠株式会社等28家境外企业落户区内。 2006年8月7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正式命名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为“中国石油和化工潍坊产业区”。
要想超常发展还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势,超前预测,超前应对。在服务企业过程中,滨海新区推行“一站式”审批、“包揽式”服务、“无费区”管理,最大限度地减轻客商投资成本。高度注重软环境治理,坚持和完善有奖举报、“双评”等制度,严厉查处“三乱”行为。原需一年多的沿海防护堤二期工程,仅用了180多天便顺利告捷。投资800多亿元的207个项目在一年内同时拔地而起……
当前,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投资在建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07个,其中过亿元的122个,过10亿元的10个,过百亿元的4个,投资总规模800多亿元。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作为潍坊市拥抱大海的桥头堡,正在以其高速度、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方式创造一个新的“经济奇迹”。
【对标启示】
面向大海,拥抱大海,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潍坊使滨海经济开发区成为经济腾飞的平台。
和潍坊相比,我们缺少滨海的优势,但我们已认识到走向海洋的重要性。为搭建河北对外开放的新平台,加快冀东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我市在唐山市曹妃甸设立了承德(曹妃甸)临港工业园。重点鼓励支持投资强度大、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和辐射能力强的项目,在发挥现有产业规模优势的前提下,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主要以大型装备制造、专业物流及进出口加工型企业为主的产业。
记者 志国 孙丰 颂明
编辑 关亦民 王畅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