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夕,针对严峻的防火形势,驻承66028部队组织了一次扑救山火演练,应急分队接到命令后紧急行动,一场灭火阻击战即刻打响。先遣分队查明火情,指挥组迅速制定灭火方案,隔离带开辟队利用有利地形开辟隔离带阻挡火头,明火扑打队采取分割围歼的战法扑打火头两侧明火,火边清理队紧跟其后收拾残余,昔日野战铁拳如何成为今朝烈火金刚?笔者通过采访找到了答案。
“束手无策”引发的思考
驻地承德是全国著名避暑胜地,以林地和山场的生态环境闻名于世,境内有旅游景点40余处,山林、草场点多、面广,且多为松柏等油性植被,一到春季,大大小小的火情时有发生。去年4月中旬,驻地一处山林发生火情,该部赶到火灾现场,见火场浓烟四起,烈焰升腾,官兵沿着山脊线迅速抢占“有利地形”,熊熊大火比人还高,两次阻击都以失败告终,官兵手拿灭火工具节节后退。再看地方的“红帽盔”:他们从山脚沿着大火燃烧过的地带,风力灭火机一路开道,其他人有扑有打,快速向火头跟进,军民携手奋战4小时,终于控制了大火。
大火被扑灭了!可部队长王斌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我们的反应能力没有问题,官兵的士气也没有问题,可面对大火我们却节节败退?仔细回顾整个灭火过程,王部队长不仅一惊:如果当时风再大点,山坡再陡点,大火一旦从山腰迅速向山顶蔓延,后果将不堪设想。
翻开该部的历史,前身是桐柏山游击队的这支部队,山地攻防、阵地攻防、城镇攻防,大大小小的战斗上千场,可以说功绩卓著,为何扑救山火却成了“门外汉”?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些参加灭火的官兵说:“我们是作战部队,扑救山火不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况且我们装备落后,地方专业灭火分队有风力灭火机、油锯,就连自身防护装备都比我们强。” 也有人说:“作为战士,上级发什么装备我们就练什么,把手中武器装备掌握熟练就行了……”该部队分管训练的副部队长张华一语中的:“形势不同,任务也不同。军事训练就要坚持任务牵引,有什么样的任务、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就开展什么样的训练。”
紧贴形势“借东风”
入春以来,天气干旱少雨,防火形势较往年更加严峻,从中央到地方多次召开会议部署森林、草原防火工作,66028部队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快灭火应急力量建设。
针对装备陈旧落后的实际,该部队坚持自购与请领、新建与改造相结合的原则。对缺编装备,在上级业务部门请领的同时,结合自身担任的任务,该部队协调承德市政府帮助解决了900套防火服、440把2号工具、120台风力灭火机、80支枪、60台油锯等价值150余万元的装备。本着“一次性投入,高标准建设”的原则,该部队先后投资50余万元统一购买了灭火弹、灭火机、灭火面具以及镰刀、手电等灭火用具,对现有的老装备翻新改造,并专门新建了灭火器材库房,使部队灭火装备及配套设施焕然一新。
信息共享不及时、指挥系统不通畅、扑救现场各自为战等一直是制约军地联合的“瓶颈”,他们就积极探索军民整合发展的路子。建设伊始,困难便接踵而至:电台难以互通、指挥网络不能互联、装备保障难以融合……66028部队与承德市森林灭火指挥部室成立联合指挥组,按照“平战结合、整体联动”的要求,对侦察、通信、政工器材进行了统一调配,组建专网。同时,该部积极探索局域网与国防动员网联合创建“专线互联、军地互补、信息互通、安全保密”的信息网络指挥体系,努力打造出军民联训联防联修的指挥中枢。对此,该部队政委李国军感慨地说:“加强支援地方的非战斗军事行动建设,既是使命任务,也是锤炼部队的最好时机。充分利用地方这个平台搞建设,同样能够快速提升官兵素质,带动部队整体建设。”
主动作为“百炼成刚”
提高应急力量能力建设“快”字当头。年初,该部队首长就给森林灭火应急分队建设提出了“迅即反应、快速到位、有效应对”的总目标。为了缩短整体出动时间,该部队进一步完善了各种应急预案,对车辆统一进行了改装,把一些专业灭火装备固定在车上,其他装备也基本实现了箱子化、架子化、便携化的要求。在不久前的一次检验性演练中,分队整体出动时间比以往整整提前5分钟。
由于清明节前10天和后10天是民间上坟祭祖的习俗,这一时期的野外用火数量急剧增加,加上这一时期的火险等级又相对较高,使得这20天成为全年火警火灾发生的高峰期,如果按照正常的训练计划,很难在这之前担任森林灭火任务,他们不等不靠,主动与驻地森林公安部门联系,邀请地方灭火专家授课,专业灭火人员实物讲解和实地演示,为官兵传授林火原理、火场自救互救知识和灭火器材操作使用,使官兵快速掌握扑救森林火灾基本要领。该部队参谋长任国平告诉笔者:等靠出不了战斗力,我们始终把战斗力提升作为改进作风的根本目标,坚持一切工作向打赢聚焦,做到不论在任何时候遇有情况都能收得拢、拉得出、上得去、下得来。
训练中,他们还把“只围不打”、“稳步推进”、“分兵合围”等一些战法巧妙地运用到扑火中去,现场组织训练的作训科长王杰告诉笔者,不是所有的战法都适合灭火训练,比如过去打野战占领有利地形就有可能取胜,今天与大火面对面地交锋就不适用了,我们虽然善于打夜战,但在灭火当中是最忌讳的。同时,他们积极借鉴地方先进经验,将整营整连投入一个火场的模式,改为火区责任制,为承担灭火任务的分队划分区域,实行包区到连、包块到排、责任到班的办法,大大提高了灭火效率。笔者在训练场看到:一个长500米、宽10米的隔离带就像一个钢铁屏障挡住了肆虐的火头,明火扑打队扑打完火头两侧的明火,立即加入到火边清理队中,动作转换自然、配合默契……演练取得圆满成功。
66028部队还主动担负起部队营区周围景区、林区防火的宣传任务,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广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让周边群众耳濡目染,防患未然。目前,66028部队建立了2支共近500人的森林灭火应急力量、1支共300余人的森林灭火支援力量、两支共400余人的总预备队和10支共20人的监测力量,森林灭火力量初具规模。郗杰涛 姜超 杨海鹏
编辑 关亦民 李岩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