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秀美新承德——构建休闲旅游产业生态环境的思考
2010-02-12   22时56分 浏览次数:

    

    市委、市政府提出“四大一推一建”,将城建与旅游紧密结合从而做大做强休闲旅游产业的工作思路,为我们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休闲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契机。

    与环京津周边地区比照,承德的区位、资源优势是明显的。尤其是实现公路、铁路路网贯通以后,我们与周边城市显现出同城效应,加之丰富而独有的生态植被和夏季凉爽的气候环境,使我们更加具备建设环京津休闲产业带的基本条件。与此同时,比照国外优秀的休闲旅游地如日本、韩国、澳洲和北欧等国家,我们的生态环境还谈不上优秀,生态环境系统是非常脆弱和单薄的。他们的休闲地是没有景区和非景区之分的,而我们的休闲地大都划定在较小的范围中,我们与上述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的差距至少落后50年。我们的现状是,已经保护起来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国营林场以及规划建设的景区景点生态环境最好;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边远乡镇次之;而在人口密集的城镇、主要公路沿线和工矿企业集中的地方最次。应该客观地承认,我们的环境因素总量还明显不足。按环境要素分,我市的森林植被、大气、水体、土壤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也很严重。因此,我们在保护和培育生态环境方面任务艰巨,提出“举全市之力,再造秀美新承德”的理念迫在眉睫。

    多管齐下 尽快让承德“秀”起来

    承德之“秀”,秀在保持原生态、无污染的山川河流以及天蓝气爽的生态空间,因此也绝非一日之功。首当其冲的是要长时间地进行公民环境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进行环境保育教育,传播环境科学知识,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新环境道德观,了解和掌握保护环境的技能,提高公众环境科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其次是采取各项积极的保护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通过一些具体的、力所能及的行动来有效保护环境。再次是从政府的层面采取刚性措施,终止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这里包括由政府颁发的“禁伐令”,实现现有国营林场的彻底改制与转型,变“合法砍伐”为“栽育、管护”,培育好大主体背景生态林,禁伐所有的天然林、人工林和果园、四旁植树以及所有休闲旅游园区、旅游公路沿线的生态背景林。再有,尽快建立全市植树造林和涵养生态背景的机制,真正实现大栽大育。景区景点要责令其扩大生态风景林,实施乔、灌、草立体覆被;重点城镇周边和公路两侧实施有效绿化,实现常栽常绿,四季常青,每年实际栽育的面积不低于5万亩。通过上述措施,逐步将承德营造成为环京津地区名副其实的“大花园”、“大果园”、“大公园”。

    多措并举 尽快让承德“美”起来

    承德之美,美在山青、水秀、天蓝、气爽等生态元素的自然与和谐,它是整体的和谐之美,因此需要一个整合和提高的过程。在这方面,我们一是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整合、提炼承载承德生态之美的各项元素,按照休闲产业规划中不同的功能分区与单元找出不同的质点,设计各具特色的休闲生态园区。二是对规划区内的山岳、河流、道路、村庄与景区、建筑物依照“和谐美与原生态”的原则进行整理与修葺,取缔与自然不协调的人工建筑。三是挖掘承德自然美、生态美、人文美、地质美、现代美的内涵,打造体现承德塞外山地美的地标,把我们的山峦、溪流、长城、关隘、峡谷、崖壁和森林植被等美景资源贴上美的标签。四是整饰和修葺好全市旅游主干线公路、区间路和重点节点村庄,消灭“脏、乱、差”出露点,打造美丽窗口。在这些节点上,不仅要实施立体绿化,还要实施立体美化,更要彰显塞外山水的特色,处处吸引人,打动人。

    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承德的大生态环境会得到全面改善,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一定是处处绿树成荫、莺歌燕舞的人间仙境,以她的天生丽质成为环京津休闲产业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李俊海

    编辑 关亦民 杜森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