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魅力新城迅速崛起
2010-11-05   22时51分 浏览次数:

 

    本网讯 (通讯员姜兴、付强,记者冯翠昕)“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这句话放在高新区一点也不为过。整齐高耸的楼房,碧波荡漾的河水,花、草、灌木多层次的景观绿化带,一座崭新的现代化新城矗立在人们面前。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中央湿地公园正在加快推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陆续完工,新城核心区的魅力已经显现。

    破解资金瓶颈制约,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高新区按照全市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和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总体要求和部署,遵循“规划先行、生态优先、完善功能、提升品位、提高承载力”的理念,加强领导力量,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推进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城市配套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南部新城核心区。2009年高新区相继启动了东西营、闫营子和上板城三个区片的土地收储工作,总面积12000亩,相当于建区17年来征地总和的1.5倍。大面积的土地收储为接下来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带来了巨大压力,为此,高新区通过积极招商引资,拓宽融资渠道等措施,有效破解了资金瓶颈制约,成功引进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以BT方式总投资15亿元的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启动了凤凰山东街(凤凰山大桥南端至冯营子丁字路口)和101国道东西营段拓宽改造工程,这两项工程分别将于入冬前完成路面铺设主体工程和路基工程。

    大力实施滦河水环境工程,全面提升区域生态环境。滦河水环境整治工程是市委、市政府列入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和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的一项重点工程。该工程全长5000米,宽400米,涉及5项具体工程,计划投资4.2亿元。由于该区域既是承德市重要的门户,又是展示未来城市新区形象的重要窗口,为此,高新区将其定为精品工程,聘请国内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规划设计,2008年完成了河道整治和滦河两道橡胶坝的建设,形成了与武烈河12道橡胶坝相接、4400米长、300多米宽、140多万平方米的水面景观。2009年完成了滦河主堤坝、南岸5—15米亲水步道以及30米宽滨河景观路的建设。滦河两岸绿化工程,现已完成主堤护坡绿化,在滨河路南侧形成了高低错落、层次鲜明、自然、美观、大方的绿化带。预算总投资6000万元的中央湿地公园正在分三个组团进行建设,第一组团已经完工,第二组团完成后,将形成岛屿、漫滩、草坡、湿地等自然景观遍布,同时适当设置休闲设施以及科普教育展示标识,为人们提供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良好生态环境。第三组团因高速路施工占场,明春开工建设。同时高新区聘请中央美院专家为滦河南岸量身打造的彰显深厚文化底蕴的8组雕塑即将安装完成。

    以房地产开发为重点,不断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按照战略转型发展的思路和“三大板块”的功能定位与产业布局,高新区原6.2平方公里核心区将逐步推动区内现有工业企业外迁转移,未来以高铁站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具有国际化水平的绿色商务港、国际会议会展中心、旅游服务中心、研发与科技孵化中心、区域性金融商业中心。在高铁站具体位置确定和各项现代服务设施启动之前,高新区按照规划,先期启动了一批房地产开发项目、雹神庙城中村改造项目和东区RBD(休闲商务区)项目。其中房地产开发项目今年已完成投资12.5亿元,雹神庙城中村改造项目已开工建设A、B、C、D四座回迁安置房,能满足90%的村民入冬前回迁入住。东区RBD(休闲商务区)目前,区域内2条主干路已完成路基工程,其余5条支路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即将开工建设。

    编辑 关亦民 李岩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