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刘建军、陈彦华、程彩霞)自2008年,平泉县被全市总体规划确定为重点发展的中等城市以来,该县对标先进,加大城市规划建设力度,着力成为全市国际旅游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十一五”期间,该县先后用于城市建设的投资达220余亿元,其中用于城市规划的达2000余万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环境改善的达7100万元,建成区面积由6.7平方公里扩大到8.6平方公里。在城市发展中,该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依托自身的生态优势和文化资源,着力彰显城市的山水文化之气。
平泉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目标,结合城区地貌,融汇文化特色,精心打造了泽州园、府前广场、中心广场等一批精品文化城市景观,建成了瀑河游园等公共游园8处,每一处城市景观,都通过雕塑、园林小品融入平泉特色的民族文化符号,处处透露着着这座城市的山水灵气、文化魅力。其中沿瀑河,打造了长2800米、占地22.62公顷的橡胶坝“亲水平台”,并在河道两侧建设了辐射全城的滨河景观带,将文学艺术、书法艺术、建筑艺术融入到园林景观之中,成为贯穿城区南北的靓丽风景带,是广大居民休闲的好去处。充分做好城区外围的山体、水体、农地“文章”,按照“城区园林化、城郊森林化”的工作思路,打造了占地22公顷、以体现契丹文化为主题的泽州园综合公园,以史建园,园含史蕴,景现古典,实现了景观效果与文化内涵的深度融合,提升了城市品质,自开园以来已接待各地游客20余万人次。
此外,该县在城市发展中,注重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依托食用菌、活性炭、山庄老酒、契丹文化产业园等四大文化产业园建设,特别是中华菌文化博览中心、食用菌餐饮一条街等文化项目的竣工并投入使用,深化“游在承德、品在平泉”的内涵,将文化产业、生态旅游休闲产业与城市文化串联,打造了响当当的城市文化名片。
编辑 关亦民 李兴安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