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他和建设国际旅游城市
2010-01-05   23时38分 浏览次数:

 

“四一一”活动办

    人们置身北京,普遍感到北京市民素质高,环保意识强,助人行动自然,有品位。外国人说北京有一种流动的激情。其实,这是在说北京的形象、北京人的素质。把承德真正建设成产业发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品牌响亮的国际旅游城市,承德人的素质、承德人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建。作为普通的民众,搞好我们每个人的自身建设,就是对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巨大的、根本的贡献。

    市民素质是城市形象的内核。城市形象本身就是市民素质、行为、理念和精神追求的抽象整合。一个城市文明不文明、大气不大气,很重要的决定于这个城市市民是否有主人翁的责任感、主人翁的自豪感。城市兴则感到荣耀,城市衰则感到羞耻,这种精神、这种气质,正是个别承德人所缺少的!有少数承德市民有着比较浓厚的“小市民”意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城市建设缺少热情,缺乏责任感,甚至袖手旁观、幸灾乐祸。文明素质建设要从每个人做起,从“我”做起,要弘扬“我是承德的主人、我代表承德形象”这样一种责任意识,要有维护大局、通情秉达的气质。在欧美城市大街上,汽车让行人,已成习惯,使人感到一种宽容、亲切和礼让之风;而在承德,个别汽车与行人抢道、抢红灯,恨不得冲撞行人,几乎成了一种见怪不怪的现象。一个城市的文明、大气、内涵,很重要地体现在这个城市市民是否有宽容之心、有礼让之风。一个城市的文明形象,还突出地表现在这个城市市民的仪容仪表上。当我们漫步在一个城市的大街上,擦肩而过的尽是仪表整洁、彬彬有礼之人,我们自然会感到这个城市很文明、很可爱,这就是城市文明形象。注重卫生,干净整洁,这是国际旅游城市对市民的最起码要求。我们完全可以从“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地小便、不要随口说脏话”做起。市民文明素质归根到底应表现在是否爱国家、爱集体、爱环境、爱他人。“授人玫瑰,手有余香”。有了爱心,自然文明。

    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陶行知先生也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文明素质重在实践,文明习惯重在养成。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着城市的文明。在建设国际旅游城市过程中,每一个市民都应该自我教育、自觉实践、自我提升,勇于革除自身存在的陋习,知荣明耻,遵章守法,“勿因恶小而为之,勿因善小而不为”。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旅游城市的承德市民,应该展示睿智、好学、宽容、淳朴的文化性格,体现承德的深厚文化底蕴,要让外地人感到承德人的真诚与实在,正直与善良。你、我、他就是大家,只有大家,才能把我们大家的家园建设好,并沉淀成我们的“家风”,传承给我们的子孙万代。

编辑 关亦民 李岩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