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专家协会开展“四送”下基层活动见实效
2009-04-17   08时31分 浏览次数:

    本网讯 (记者华宏)今年以来,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会同市专家协会围绕“干部作风建设年”,结合协会各行业人才密集、技术密集等特点,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我市各行各业专家作用,广泛开展“四送”下基层活动,组织市级以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送技术服务,送先进文化,送优质教育,送医送药。专家们在服务基层的“舞台”上一显身手,基层单位和百姓也见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农业分会在“百名专家扶百村”活动中围绕科技示范区建设、农业技术咨询和讲座、农业技术攻关等方面开展工作,取得了实效。经农业专家规划设计,在双滦区偏桥子乡建立了农业、畜牧方面的“农业专家服务示范区”,双桥区喇嘛寺村两庙之间建立了80亩采摘园、隆化县韩麻营北沟村3000亩生态园、承德县石灰窑乡的药王庙村、野猪河村的供港蔬菜生产基地等。经过园区项目实施,引进了一批新品种、推动一批新技术、取得一批新成果、带动一批技术骨干、建设一批农业新龙头,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他们借助科技局选科技进十万农户活动平台,积极组建农业专家服务团,送科技下乡。利用二三月份农闲时机,组织林业果树专家在双桥区崔梨沟村、隆化县韩麻营北沟村、宽城北杖子村、平泉县榆树林等地进行了果树管理和修剪技术现场培训指导,共培训人员1000余人次;组织专家在宽城帮扶村重点培训了蔬菜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中药材栽培技术、畜禽养殖技术等先进实用技术,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了先进技术的普及推广;畜牧研究所组织专家在丰宁鱼儿山牧场进行了奶牛饲养管理技术培训,共培训人员420人次。平泉县推广了食用菌相关栽培技术。经过这些培训,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民农业种植、养殖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利用农业技术网站、电视台、手机等平台,组织专家发布科技信息1000余条,浏览人次达到16余万人次。同时,发放技术材料5000余份,技术光盘500余张。组织专家围绕农业产业化或本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在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等方面起草项目建议书或可研报告20余项,提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思路,为综合规划、人才培养、产后服务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文化艺术分会积极开展送先进文化下基层活动,他们于1月18日组织我市文化艺术专家数十人来到滦平县周台子村与村民联欢,一方面用先进的文化艺术鼓舞群众;一方面从基层一线广大人民群众身上汲取智慧,在基层火热的生活中收获鲜活的经验、真实的感动,这些都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文化艺术专家们和周台子村村民同台演出,歌唱、舞蹈、评剧、器乐独奏等精彩纷呈,专家们还现场挥毫泼墨、吟对子、写春联、作画、剪纸等。联欢会结束后,专家们还同村民们共同扭起了喜庆的大秧歌。

  教育分会于3月启动了“教育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送优质教育下基层、带提高、促和谐主题活动”。通过教育界拔尖人才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学科的观摩示范课和教法交流活动,把优质的教育送到基层各类学校(中职学校、乡村中小学)。此项活动已在市农广校(承德科技管理工程学校、承德机电工程技工学校)系列展开,教育分会所涉及的石油专科、旅游职院、师专、市一中、二中等院校机械设计、机械制图、市场营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应用、英语、数学、语文等方面的拔尖人才,纷纷登上职校讲台,开展优质课示范观摩教学活动,受到基层学校的高度赞誉。

  3月26日,医疗卫生分会和红十字会组织的脑血管、皮肤、妇产科、结核病、中西医结合、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数十位医学专家,前往宽城塌山乡,为当地农民进行义诊。此外,他们还向基层捐赠了价值4000多元的药品和2000多元的救济物资。市红十字会还向孟宪虎等当地贫困户赠送价值300多元的日用品。

责任编辑   付丽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