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11/2009-00819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市司法局
文件编号: 承司(2008)33号 有  效  性: 有效
二00八年承德市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2009-02-26   14时22分 浏览次数:

二00八年承德市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2008年,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广大司法行政干警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六项行动计划”、“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等工作中心、履行职能、服务社会,狠抓各项工作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促进了全市司法行政事业的创新发展。

一、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扎实开展。认真落实“五五”普法规划,组织全市各县区和市直部门做好迎接全国“五五”普法中期督导检查工作,对11个县区进行了督导检查。全面开展“法律八进”活动,在抓好“示范点”建设的同时,编写和印制了承德市农民和社区居民实用法律知识手册3万份,免费向农村和社区发放,举办骨干培训班26期,培训人员5000余人;以学校为主阵地,开展“依法治校”达标创建活动,在石油高专等大中专院校广泛开展了法律知识讲座、竞赛、文艺演出等活动,参与学生3万余人;推进“法律进机关”活动开展,充分发挥市普法讲师团作用,通过组织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法制培训和知识竞赛、市县政府常务会前半小时学法、组织全市公务员和各级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等活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形成经常化、制度化;为确保北京奥运会的顺利召开,认真扎实地开展了“人文奥运,法治同行”系列宣传活动,共举办大型系列活动12次,参与人员3万多人,共发放宣传单20万余份,解答咨询5万余人次,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奥运法制氛围。

二、基层基础和人民调解工作明显加强。以强化基层基础建设为重心,着力抓了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司法经费保障。2008年全市应建司法所国债项目28个,年底前全部完工。全市已累计投入资金1208余万元,138个司法所得到改造,占全市司法所总数的62.7%。加强基层联系点建设,积极争取财政资金20多万元,为县(区)司法局、乡镇司法所和村级调委会配备微机、打印机,传真机40台。全市70%的司法所配备了电脑,50%的司法所有了机动车辆,100%的司法所配齐了电话、办公桌椅,档案橱柜等,基层办公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全市220个司法所公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先后有78名司法所长落实了副科级待遇。

在全省率先开展人民调解进企业、进行业、进院校、进医院、进村居、进市场、进物业、进社团“八进工程”,受到省司法厅和市委领导的高度肯定。举办人民调解员培训班9期,2.3万名人民调解员实行了持证上岗。积极构建跨市、县、乡(镇)范围的社会矛盾纠纷联合调解工作体系,广泛开展“平安奥运,调解先行”、矛盾纠纷调处“百日行动”、整治乳品行业和与京、津、辽、蒙接边地区共建排查等专项活动,2.3万名人民调解员实行了持证上岗。全年共排查各类纠纷19934起,调解成功19421件,成功率97.4%。

认真做好安置帮教工作,全市共摸排刑释解教人员4899人,落实帮教和安置人员4555人,其中建立市级过渡性安置基地1个,县级11个,帮教率98.2%,重新违法犯罪率1.45%。

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进程,在全市推广双滦区社区矫正试点经验,组织县区成立相应机构,调查摸排全市社区矫正对象1186人,接收888人,有9个县区启动并开展矫正对象接收工作。

三、法律服务工作取得新成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方针,强化执业素质,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积极为深化国企改革、市政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服务。30余名律师介入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出具各类法律文书1780余份。深化律师文化建设活动,组织律师积极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暨大接访工作。全年办理各类案件4300件,增长10%。重视和加强律师协会建设,完成了第五届律师协会换届工作。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坚持城区公证机构统一冠名,统一业务辖区、统一竞争的原则,稳妥推进全市公证机构调整,工作基本完成;组织公证员积极参与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管理制订以及 “六项行动计划”中城市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等公证服务工作。全市12家公证处共办理各类公证法律事项17742件,增长3%。在全市公证行业开展“大手拉小手”同业互助活动,全市公证机构办公条件有较大改善。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面向城镇和农村开展工作,共办理各类诉讼案件1097件,非诉讼案件618件,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780余万元。

法律援助工作取得新成效。在全市广泛开展“携手法律援助,共建幸福民生”活动,提出“哪里有弱势群体,法律援助就辐射到哪里”的目标,全市100%的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80%以上的村设立了法律援助联系点,全市各县区全部开通“12348”法律援助热线电话,普遍印制“法律援助指南”。我市在全省率先挂牌成立的“农民工法律援助中心”,为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工作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受到省司法厅和市政府的肯定。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738件,受援人数达5000余人次。

认真贯彻《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及《河北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强化行业管理,成立了市司法鉴定行业协会,对全市司法鉴定机构内部管理、档案管理、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诚信执业情况开展了集中检查。全年全市办理司法鉴定业务1500例。

四、劳动教养、司法考试等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突出奥运安保工作重点,加强劳教所安全稳定责任制的落实,组织开展了岗位练兵活动,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劳教人员政治、文化、技术入学率分别达到100%、85%、85%,难改造人员转化率在85%以上,社会帮教落实率达到90%以上。市劳教所连续四年创“四无”,获“省现代化文明劳教所”称号。

精心组织了第六次国家司法考试承德考区的组织工作,687人参加考试,合格164人,合格率23.9%,创历史最好水平。

五、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全面加强。牢牢抓住队伍建设这个根本,深入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大学习、大讨论”以及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年内组织全系统干警集中培训、外出考察等十余次,进一步提升了队伍整体水平。开展抗震救灾捐助活动,积极参加省司法厅举办的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文艺晚会和巡演活动,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重视系统党建工作,制定完善了各级党建工作责任制,协调市、县党委建立了各县区司法局政治部,建立了市律师协会党总支,成立了政治部牵头的律师党建工作委员会。积极推进反腐倡廉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风政风行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广泛开展学习型、效能型机关建设和岗位培训工作,司法行政三支队伍政治业务素质和执法执业能力明显提高,社会满意度明显增加。2008年市司法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

六、奥运安保工作任务全面完成。以奥运安保为重中之重,扎实开展了“迎奥运、创和谐、抓落实、促发展”活动,全力推进人民调解“八进工程”,深入开展民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百日活动”,形成了司法行政干警、人民调解员、志愿者相结合的民调工作网络,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及时妥善处置了十余起群体性和突发事件。加强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帮教,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建立了隐患排查、安全防范、应急处置等一系列安全稳定长效机制。积极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工作,不断推进法律援助工作,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奥运安保和落实全市“六项行动计划”、“三年大变样”等工作中,全系统上下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连续作战、不怕疲劳,经受住了非同寻常的考验,取得了奥运安保的全面胜利,高标准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市司法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奥运安保工作暨“迎、创、抓、促”活动先进集体。

机关党建、老干部、计财装备、信息宣传、机关文化建设、信访等工作不断加强,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总得看,在全系统广大干警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法律服务、法制宣传、法律援助工作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还不相适应;工作创新力度不够,抓落实不够有力,整体工作不够活跃;基层基础工作依然比较薄弱,经费紧缺的矛盾还很突出;干警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这些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克服和改进,不断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