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02/2008-09383 |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
文件编号: 承市政字〔2005〕25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成效比较明显,全市安全生产总体形势基本稳定。但是,深入分析全市安全生产工作,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乡镇伤亡事故多发的状况依然比较突出,部分乡镇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管理粗放。从已发生的事故情况看,乡镇已成为各类生产事故的多发区。为切实加强全市各乡镇的安全生产工作,真正做到“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有效遏制各类事故发生,推动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特制定本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乡镇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
1、加强乡镇安全生产是做好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乡镇处在安全监管工作的最前沿,是政府监管安全生产链条中最末端的监管和落实机构,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最基层,也是安全生产责任的承接点。乡镇安全生产工作直接左右着全市的安全生产形势。但是,从目前情况看,相当一部分乡镇抓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识还不够强,工作机构、人员、装备与工作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工作措施还不够坚强有力,乡镇已经成为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薄弱环节,是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易发区和多发区。从以往发生的各类事故看,80%以上的重特大事故发生在乡镇。对此,各县区、各部门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真正意识到抓安全生产工作就必须抓住乡镇这个关键点,抓好了乡镇,就能够有效遏制全市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实现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各乡镇要进一步强化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真正负起责任,进一步健全机构,充实力量,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完善机制,强化措施,有效遏制各类事故发生,确保一方平安和社会稳定。
2、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承德”为主线,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加大监管监察执法力度,完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管理,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快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3、工作目标。到2005年底,基本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初步建立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立足防范、强化宣传、整治隐患、切实改进和加强乡镇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通过政策引导、加强管理,推动乡镇健全安监机构,增加安全投入,强化安全基础工作,全面提高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为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完善安全生产制度
4、组织机构建设。各乡镇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组织机构建设。要建立以乡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乡)长为副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各乡镇要认真落实承德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承市机编(2004)5号《关于抓紧建立健全县乡两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的通知》,结合经济现状建立安全生产监管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工业总产值500万元以上和有3个以上矿山企业的乡镇必须设立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加大安全投入,落实办公场所、工作经费、通讯交通工具等,为安全生产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5、建立完善制度。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规范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乡镇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巡查制度、安全生产警示告诫制度、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和事故责任行政追究制度,在明确一把手负总责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各相关领导和部门的职责,加强各项基础工作,以乡镇安全生产监管的规范化、制度化,推动本辖区安全生产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加强领导,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6、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乡镇行政一把手要与各村委会主任及企业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考核。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网络体系,落实乡镇领导、村委会主任、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的责任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各项措施的落实。
7、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安全生产责任细化分解到车间、班组和职工,落实到企业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各个层面和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要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作业标准和岗位技术操作规程,把各项质量标准落实到每一个环节,通过采取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不断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提升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
四、加大执法力度,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8、加大行政执法监察力度。鉴于各乡镇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各县、区要赋予乡镇一定的执法权,解决乡镇目前存在的执法难问题。各乡镇要坚持依法行政,对严重忽视安全生产的企业,要依法加大行政执法和经济处罚力度;对已发生事故的企业,要依法认真查处,严肃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加大行政执法力度,逐步规范乡镇安全生产。
9、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各乡镇要按照国家、省、市的要求,结合各自实际,进一步加大专项治理工作力度。要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煤矿要以防瓦斯和防治水为重点,严禁非法和超能力生产;非煤矿山要严防抢占资源、越层越界开采;道路交通要做好对危险路段、事故多发点段的排查整治;烟花爆竹和危险化学品整治要以取缔非法生产和家庭作坊为重点;其他行业也要结合自身实际,突出重点,强化整治措施,有效遏制事故的发生。
10、坚持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检查。各乡镇要坚持把安全工作的重点从事后处理转移到超前防范上来,切实加强日常监管,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要围绕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环节,突出汛期、取暖期、旅游黄金周和重大节日等事故多发时段,认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11、重大危险源、隐患整治工作。各乡镇要加强对本辖区内重大危险源点的监控,制定危险源点分布图,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测评估并建档备案。要结合全市开展的“重大事故隐患整改落实年”活动和“一法三卡”活动(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有毒有害信息卡、安全检查提示卡、事故隐患危险源点警示卡),加大对重大事故隐患,特别是高危行业的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隐患。
五、夯实基础,积极推进各项安全生产工作
12、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改造的支持力量,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要突出解决好乡镇煤矿、铁矿及其他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问题,依法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确保企业达到法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13、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各乡镇要结合开展民兵活动,建设具有一定救援能力的兼职救援队伍,其中省级和市级的示范乡镇要依托具有一定规模的矿山企业,建立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专业救援队伍,提高装备水平,增强生产安全事故的抢险救援能力,并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和生产安全预警机制。
14、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强化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责任,认真落实省政府冀政[2005]20号、21号文件精神,对煤矿和非煤矿山企业,要按文件规定收取风险抵押金,专项用于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
六、加大宣传力度,培育安全文化
15、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各乡镇要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定期组织车主、矿主、业主和特种作业操作人员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及有关业务知识。各乡镇要开辟安全生产宣传专栏,并通过有线广播及时播放安全生产常识;村委会要在墙报上专门开设安全生产知识宣传角;农户要有安全生产常识小册子或宣传画;矿山、危化品企业和重点路段要设有警示标志和标语。要及时宣传安全生产正反两方面典型事例,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要坚持以活动为载体,重点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进社区”等活动,不断创新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关注安全、平安是福”的良好氛围,确保安全。
二00五年四月22日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