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13/2008-01438 |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为了全面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2005年8月8日至9日,承德市召开了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座谈会,传达贯彻了全省劳动保障工作座谈会议精神,分析研究了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对下半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下半年的劳动保障工作继续按照 “123456”工作思路和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以抓落实为核心,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注重各项工作的协调推进和稳健运行,注重借鉴先进典型经验加快进度,确保11月底前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年底前有较大突破。
一、强力推进城乡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一是下大力抓好各项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研究制定促进享受低保和救助人员再就业的补助政策,解决“低保养懒汉”的问题。着重落实好再就业资金的制度性安排,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做好再就业资金项目招标工作,强化项目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大力开展信用社区工作,推动小额贷款政策的落实。二是加大困难群体的扶持力度。深入实施“9933”援助工程,即在三年内,培育扶持社区就业实体90个,扶持自主创业“小老板”900个,开发社区就业岗位3000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0000人,全面建成长效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就业援助体系。三是加快推进并轨工作。按照“积极稳妥、有情操作、就业优先”的原则,确保10月底前中心内所有下岗职工全部出中心,年底前基本完成并轨工作。四是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步伐。中心区劳动力市场改造工程要确保9月底竣工并投入使用,各县区也要尽快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完备的县级劳动力市场。五是迅速做大做强劳务经济。强化组织引导,搞好就业服务,搭建转移平台,组织农村劳动力有序输出。
二、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继续做好两个确保。二是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力度。各项保险都要适应所有制结构调整、就业形式多样化的要求,以私营、个体、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继续采取政策激励、宣传引导、执法监察等综合措施,落实“一票否决制”,推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参保。
三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养老保险,要做好启动逐步做实个人帐户的准备工作,搞好测算,提前谋划,待省的方案出台后启动实施;积极推进企业年金制试点,加强指导,及时总结,积累经验;配合事业单位改革,深入研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扩大并规范社会化管理服务,突出抓好保障制度的建立、年终体检、健康讲座、档案管理四项工作。医疗保险,着手研究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改制企业职工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问题,督促企业建立补充医疗保险,落实公务员医疗补助政策,逐步提高医保待遇;要以强化管理为主线,尽快建立基金运行评估体系和基金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加强对定点单位的监督检查,建立医保药品价格市场准入机制、定点单位信用等级制度和医疗机构共担费用风险的机制,年底前所有定点单位都要进行公开述服、公开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失业保险,要加大事业单位和进城务工农民的参保力度,加强对并轨过程中失业保险基金的调剂指导,用好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补贴,拓宽基金使用范围,切实发挥调控失业、促进就业的作用,并抓好失业保险基础管理检查评估工作。工伤保险,重点抓好新《条例》的贯彻落实,完善配套政策和标准,加强基金征缴,抓好工伤行政、业务经办、劳动能力鉴定三支队伍建设,规范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和行为,切实保障参保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以城市郊区和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地区为重点,加快建立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积极开展小城镇农转非人员、农民工、村干部、农村中有稳定收入人员的参保工作。四是大力加强各项社会保障资金的全程监督管理。各项保险都要加大基金征缴力度,壮大入库基金规模,增强基金支付和保障能力。继续开展全方位的社保资金稽核工作,重点稽核参保单位的参保人数和缴费基数,坚决查处虚报少缴等基金欺诈行为,逐步建立完善的社保基金反欺诈机制。
三、积极构筑全方位的执法维权新体系。一是强力推进劳动合同制度。要借劳动合同专项检查和用工普查的有利时机,彻底清查各类企业用工及劳动合同签订履约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完善劳动合同签订、续订、解除(终止)备案登记管理办法,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二是加快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通过完善用人单位基础数据收集系统,建立用人单位守法诚信档案。三是加大执法监察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在继续做好五个专项执法检查的同时,集中开展两次专项治理行动:三季度开展贯彻实施《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专项检查,四季度开展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行动。四是完善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机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规定,落实工资指导线制度,建立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和保障制度,逐步形成预防和解决欠薪问题的长效机制。五是积极推进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健全企业内部调解、区域性调解和仲裁调解结合的体系。强化信访责任制,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四、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和各类职业培训工作力度。一是不断壮大技能人才队伍。认真落实新技师培养计划,加强技师学院建设,指导企业开展技师培养、评聘工作,加快建立技师社会化考评和企业内评聘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扩大鉴定范围,增加鉴定人数。二是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争取资金到位,落实五项制度,抓紧追赶培训进度,促进阳光工程持续发展。运用好扶贫资金,研究提高劳动力技能素质的培训机制,通过培训,真正使贫困的农村劳动力实实在在掌握一门技能,实现靠技能就业、靠技能脱贫。三是继续抓好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培训要突出实用技能和“短、平、快”项目,使其尽快实现再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前培训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企业在岗职工培训要结合生产经营实际,提高其稳定就业和职业转换能力。创业培训要与小额贷款政策相衔接,用政策支持创业,用创业带动就业。
五、认真抓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在编制过程中,要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劳动保障工作处于转型期的特点和规律,突出“四个结合”:一是突出把握好劳动保障事业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二是突出把握好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与建立劳动保障事业发展长效机制的紧密结合;三是突出把握好促进城乡就业、完善社保体系、理顺劳动关系和分配关系三大主体工作,与解决制约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的紧密结合;四是突出把握好规划体制改革与劳动保障制度创新的紧密结合。
六、切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速工作过程、提高工作质量、服务人民群众、促进事业发展,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突出抓好教育,提高干部职工抵御腐蚀和诱惑的自律能力,确保行风评比取得好名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