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16/2008-05454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文件编号: 承市规发[2003]115号 有  效  性: 有效
承德市规划局2003年工作总结2004年工作安排
2008-05-20   15时39分 浏览次数:

承德市规划局

2003年工作总结 2004年工作安排

  2003年,我局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为中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深入贯彻国务院、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两个《通知》为突破口,从城市规划编制及管理两个方面加强规划的宏观调控力度,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强化监督管理,提高工作透明度,积极听取和采纳社会各界所提建议,为进一步推进“全民规划”、明晰城市功能分区、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年完成规划编制、设计项目46项。受理审批各类建设项目308项(不含农建),其中审批建设项目选址37项;审批建设用地67项,用地总面积379万平方米;审批建设工程125项,建筑总面积102万平方米;审批临时建设22项,建设面积 16579平方米;审批市政、供热、供水、供电、通信管道、管线31281延长米。审批农村住宅900余处,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

  一、以《城市规划法》和国家、省、市文件通知为依据,进一步强化了城乡规划集中统一管理。

  按照国务院、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要求,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城乡规划集中统一管理体制,保证了城市建设和发展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

  1、城市规划区内(包括双桥区、双滦区,承德县上板城镇、双峰寺镇,滦平县西地乡、陈栅子乡)原已下发的规划审批权已全部收回。对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双滦区,进行了实地考察、现场办公,区别不同情况,本着“支持发展、尊重历史、对未来负责”的原则,进行了妥善处理,确保了城乡规划统一管理的顺利实施。

  2、针对开发区各项建设、运行实行封闭管理的实际情况,我们按照省政府通知要求,经市政府批准,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分局,并以“全新的管理程序、全新的服务理念、全新的规划形象”,为开发区的经济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确保开发区按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使之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3、充分发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县、区规划管理的督导力度。2003年先后对各县、区近期建设规划编制、重大项目选址、规划管理进行全面督导,加强执法检查,收到良好效果,保证了各县、区城乡建设、城镇化建设协调、健康发展。

  二、以建立完善的城市规划体系为目标,加大了规划编制工作力度。

针对我市经济欠发达,规划编制资金严重不足,城市规划严重滞后的实际情况,我局千方百计地筹措经费,尽最大努力加快规划编制进度,使城市规划体系日臻完善,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

  1、完成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完善和审批工作。按照去年召开的技术审查会上专家们提出的意见,我局经数次修改、完善,完成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修改完善和报批工作,目前已经省政府批准实施。该规划充分体现了“大避暑山庄”的理念,为建设“以山为骨、以绿为脉、以水为魂、以文为蕴”的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

  2、完成了2005年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按照建设部和省建设厅的要求,年初,我局抽调一批精干技术人员,克服时间短、任务量大及“非典”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充分调查、认真分析的基础上,6月初即完成了2005年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经专家审查、修改,报市人大征求意见后,目前已经规划委员会批准实施。

  3、为加快新区发展,促进老城区大专院校、机关、企业退出市区向新区发展,完成了冯营子大学园区规划方案的修改、完善;完成了承德医学院在桑蚕研究所的北校区规划方案;完成机场新区规划等方案的调整。

  4、为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小城镇建设,先后完成了营子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兴隆西苑小区详细规划、隆化伊逊河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围场四合永、滦平巴克什营等小城镇规划编制,完成了承德县城总体规划调整。

  此外,按旧城改造计划,完成了老城区下二道河子、神韵山庄、景泰静雅山庄、市行政中心规划方案;为配合“非典”防治要求,快速完成了第三医院(传染病医院)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三、进一步明晰城市分区职能,强化了城市规划的宏观调控力度。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分区组团式城市布局结构和“大避暑山庄”的规划建设理念,为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宏观调控作用,积极组织城市规划的实施,进而调整城市分区职能,使城市建设从属于山庄,功能上服务于山庄,逐步恢复城市风貌特点,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1、老城区,按照“控制性开发建设”的原则,积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努力提高环境质量。

  首先,通过制定2003年老城区开发改造计划,报请市政府批准并予以实施,老城区内除企业土地置换外,不再规划建设新的开发项目,积极推动市区内的企业、行政机关、学校退出老城区,目前,露露集团、医学院、石油高专、旅游学院已完成迁往新区的选址。

  第二,配合避暑山庄肇建300周年庆典活动,并结合人大代表建议及政协委员提案,对老城区狮子沟、石洞子沟、牛圈子沟、二仙居等6条旱河进行了调研,组织编制了市区旱河整治规划;完成了武烈路景观设计;组织实施了武烈河带状景观规划,规划建设了峰鹤公园、一道橡胶坝。特别是在城市亮化工程中,在完成城市亮化规划设计的同时,又负责组织亮化工程的实施,从全局抽调20多名技术骨干,精心谋划、周密安排、全力督办,使全市150多个沿街重点单位全部完成了亮化工程,收到良好效果,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

  第三,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设施配套,完善城市载体功能。文化娱乐中心已近竣工,规划中的应急供水水厂、输配管线已在施工中,南郊热电厂、北郊调峰供热厂已完成选址。裕华路综合市场、温州小商品批发市场正在建设中,市场体系建设正在完善。

  第四,积极组织皇家旅游园区民俗风情区的规划方案调整,在控制高度、风貌、绿地、路网的前提下,提高规划方案在操作上的可行性,为尽早开工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五,改善老城区人居环境质量,对企业、学校、机关迁出后置换的用地,坚持高标准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同时为社区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第六,按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要求,对喇麻寺城中村进行改造、恢复和保护文物古迹,做好山水文章,目前已完成该地段的概念规划。

  2、新市区,按照“引导性开发建设”的原则,为实现市区“南扩西进北上”,保证总体规划确定的带状组团式城市布局,我们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第一,行政中心向外迁移。按照市政府常务会议确定的机场新区开发建设的精神,积极为招商引资做好服务工作,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调整机场新区的规划布局,目前该规划方案已通过审批,即将开工建设;

  第二,通过大学园区的规划建设,实现新区的进一步拓展,引导城市人口向外疏散;

  第三,详细规划了阎营子地段,明确城市功能定位,引导老城区内工业企业向南疏解;

  第四,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了开发区东、西区的详细规划,以保证开发区健康有序的发展;

  第五,完成了城市迎宾大道主要路段的规划实施,其余路段待机场开发时一并实施,改善了城市出入口环境;

  3、双滦区,作为市工业中心和从属旅游区,应着重加快工业项目和旅游业发展,增加规模,聚集人口,主要作了以下几点工作:

  首先,随着中心区通往双滦区的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必将为增加人流、物流、信息流,加快双滦区发展提供有力条件。按城市西进构想,初步谋划了钢铁工业园区、电力工业园区等专题项目,待进一步论证后,组织编制详细规划;

  第二,完成了元宝山,东、西平台等地块的详细规划,为积极引进高科技、高附加值、新材料、无污染、对环境无影响的工业项目及人员聚集、招商引资等各项建设提供基础;

  第三,为促进双滦城市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完成了双滦区近期建设规划编制。

  第四,为使双滦区真正成为市中心的从属旅游区,深入谋划了双塔山景区建设、滦河老街保护利用两项重点工作,扩充了景区范围,挖掘文化内涵,恢复增加穹览寺、琳宵寺、清真寺等景点。

  四、以提高城市规划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为目标,全面提升城市规划管理水平。

在城市规划工作中,我局坚决执行《城市规划法》,以“科学化为核心、民主化为前提、法制化为保障”,积极建立并完善一个体系、三个机制,使城市规划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1、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执行科学、民主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能,切实做到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为经济发展服好务,对急事、特事建立绿色审批通道,做到随报随立会研究,随时办理的方法,如市第三医院(传染病医院)、承德钢铁公司的厂区规划采取现场办公、现场进行技术审查的办法,把基础工作做在前面,提高了工作效率。

  2、为提高规划审批的科学性、公开性、效率性,加快了以“窗口”式办文为核心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目前已完成窗口办文大厅建设,信息系统设备采购已上报政府采购中心,力争年底前投入使用,以改变现行的管理模式,提高科技水平和办事效率。

  3、为做好依法行政,坚持和完善了规划项目的集体现场勘察、集体立会研究制度和城市建设专家委员会论证制度、市规划审批委员会民主审批制度。凡是立项项目,要求局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全部参加现场勘察,上会集体研究确定;凡是须上报市规划审批会项目,必须先行召集有关专家研究论证,提出可行性意见后方能上报,增强了科学民主决策水平。

  4、为健全社会公众参与机制,建立了规划公示栏,完善了规划公示制度,重大项目实行听证会制度,广泛征询、听取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意见,如在承德日报上整版公示了《承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公示栏公示了《市行政中心》、《机场新区》等多个规划方案,共收到各类意见、建议100多条,均进行了认真梳理,合理部分均予以采纳。

  5、为进一步深化规划管理中政务公开制度,严格实行项目、经办人、审批程序、审批时限、审批依据、审批结果“六公开”制度,广泛增加规划工作透明度,广泛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6、为彻底杜绝在规划审批中“吃、拿、卡、要”及审批出现过错行为等情况的出现,深化完善了行政过错追究制度,对违法违纪问题,视情节情况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五、为维持城市规划的严肃性,进一步加大了规划监督管理力度。

为认真落实国务院、省、市有关加强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精神,加大城市规划批后跟踪和监督管理力度,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以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为重点,积极采纳各界人士建议,确保各类项目按规划实施,有力地维护了城市规划的严肃性。

  1、按机构改革要求,年初我局组建了规划执法队(综合法制科),专门负责建设项目批后跟踪管理和执法监察。一年来,通过整章建制,实施“三定”(定人、定点、定时间)管理,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2、为便于施工人员严格执行规划要求及群众监督,实施建设项目公布制度。规划方案审批前进行公示,审批后进行公布,即经批准的建设项目在建设实施前,要将具有平面布置、建设高度、配套设施等指标数据规划方案进行公布,公布时间自开工建设至竣工验收。对于那些故意违反规划要求,擅自加层、移位、增加面积的,从重进行处罚,严重违返规划的,申请法院强制拆除。今年针对群众举报共突击检查70余次,有效遏制了违反城市规划的行为,维护了规划的严肃性。

  3、兑现公开承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我局向社会公开承诺8项内容,并在新闻媒体上公布,上报省建设厅和我市有关部门。同时,新聘请了包括市人大、市政协及双桥区各街道办事处、乡镇、市直有关单位、新闻媒体和相关开发建设公司等单位共26名行风监督员,定期走访、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征求意见。已开通了行风监督热线电话。今年在参加我市组织的“阳光投诉”活动中,共向群众发放宣传单1.8万份,接待群众146人次,解答问题112件,受理群众投诉15件,确定重点投诉4件,全部予以解决。

2004年城市规划工作安排

  2004年,是加速推进城镇化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极为关键的一年。我局将按照“大避暑山庄”的建设理念,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积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

  1、组织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加速推进城镇化工作奠定基础,积极发挥规划的调控引导作用。

  把加快发展中心城市和11个县区所在地县城规划编制作为各项的重中之重,使之在城镇化中发挥领跑作用。特别是要强化中心城市在全市的核心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树立城乡一体、抓大带小、扬长补短、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中心城市——小城市——县城镇——重点建制镇——一般建制镇——乡镇——中心村的多维连接、多层次辐射、城乡良性互动的轴状放射式城镇空间体系结构,在冀东北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的城市群。

  2、为中心城市“南扩西进北上”配套做好相应的规划基础工作,努力扩展城市规模。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市要建设成为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为核心的山水生态型旅游城市,力争到2020年,发展成为冀东北地区、联系京津辽蒙的区域中心城市,成为接受京津辐射的结点和放射点,挤入大城市行列,人口规模80万至100万人,建成区面积达80平方公里以上。按上述工作要求,我们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完善规划体系:按城市“南扩西进北上”发展要求,南拓,就是在保留老城区风景名胜区、旅游区兼具商业、娱乐职能外,将现有的政治、经济职能向外分散,向南建设新区,重点是开发建设机场新区、开发东区、大学园区、阎营子工业园区,接收老城区企业,吸纳人口转移,形成全市新的政治、经济中心;西进,主要是加快双滦区的发展,区域定位为全市工业中心和从属旅游区;北上,主要以旅游园区、喇嘛寺城中村和医学院迁建为契机,把市区东北部定位为文化、旅游第三产业区。根据以上功能定位,要对现行各类规划进行完善,对不符合现实情况的规划按程序进行调整。

  第二,认真做好地形图测绘工作。按城市规模拓展设想,近期要努力完成西至承钢、西地,南至冯营子,东至上板城,北至双峰寺区域城市地形图测绘,远期完成西至陈栅子,东至下板城,北至高寺台区域地形图测绘,以全面适应城市拓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

  第三,在完成地形图测绘的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相应地块可建设用地面积、水资源状况等各类数据指标、人口容量,按城市“南拓西进北上”的要求及城市建设的轻重缓急,全面完善上述区域内与之功能定位相符合的各类规划。编制双滦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阎营子工业区规划和风景区北部的旅游园区规划。

  3、按照“大避暑山庄”规划理念,完善城市规划体系,搞好城市设计。

为把承德建成山庄式的城市,在规划建设地域上,就是从“庄”扩展到“城”;在规划建设理念上,就是将“城”建设成“庄”,做到“以山为骨,以绿为脉,以水为魂,以文为蕴”。按照上述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以下的规划体系和城市景观设计。

  第一,按照“大避暑山庄”的规划理念,坚持做大、做好、做精城市引水文章,编制完成《滦河、武烈河水系景观规划》。主要内容为:一是在北起高寺台,南至武烈河入河口,西起承德钢铁厂,东至上板城的武烈河、滦河区域内,建设更大的引水工程,包括武烈河上游水库、滦河上游水库、城区蓄水设施;二是沿河两岸高质量地建设景观大道、公共绿地、生态园区和众多的地标小品;三是对流入滦河、武烈河的众多支流进行综合整治;四是武烈河、滦河上游水库结合库区建 设,形成水上风景区。

  第二,做好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组织实施的工作。主要包括:完成城市近郊如:大老虎沟口、机场东山等风景林规划实施;完善街道绿化系统设计、居住区绿化设计,规划建设新的园林花圃地、苗圃地等。同时,按城市绿线管制制度,严格组织实施。

  第三,做好佟山公园、元宝山公园、东山公园、僧冠山公园、凤凰山公园、九华山公园、双峰寺公园(结合高尔夫球场规划)、偏桥子公园(结合生态农业观光园)等八大山地公园规划建设工作。

  第四,利用拆迁承钢铁路专用线机遇,结合二仙居旱河整治,把东起武烈河、西至下营坊段,改建成城市中心花园大道。

  4、加快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提高城市载体能力。

为更好地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的发展、壮大,将从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讯、供热、燃气、防洪八个方面,打造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撑平台。

  第一,组织编制城市交通体系规划。按大城市交通要求,规划建设环城高速公路及“三横四纵”快速路系统,优化老城区内交通体系。

  第二,市政工程规划建设。以完善水、电、暖为重点,加快应急水厂、南郊热电厂、双峰寺供热厂、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的建设,改变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

  第三,全面加强城市地下管网的规划建设管理。地下管网包括水、热、电、气、通讯等多个方面,关系当前市政公用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城市规划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我局高度重视。一方面,要加快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用最快速度搞好地下管网的测绘工作,弄清各类管网在地下的走向、埋深、管经等基础数据,形成电子地形图。二是要加强各类地下管线的审批管理,严格按技术规范、技术要求铺设,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规划建设管道沟,做到同类管线同期敷设,减少资源浪费和马路重复开挖。

  5、加快城市规划管理观念的转变、机制创新,实施城市规划动态管理。

  第一,充分认识并积极转变规划管理观念:一是城市规划的功能从限制城市扩张转向引导、调控、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二是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的重点从确定开发建设项目转向各类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三是规划调控目标从明确城市性质、规模、定位转向控制合理容量和科学的建设标准;四是规划管理范围从规划区(或建成区)转向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五是规划编制、审批的过程从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依法治理、社会监督、全民参与;六是规划实施机制从以政府为主导转向利用市场机制、调动各类经济主体建设、管理和发展城市积极性。所以,要从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三个方面做好城市规划工作,真正体现为民服务。

  第二,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切实把促进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落到实处。深化完善规划“绿色通道”机制,对引进资金且符合环保要求的工业项目,实行“绿色通道”制度,特事特办,全程跟踪服务,为企业创造宽松发展环境。

  第三,要转变原来的工作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实施城市规划动态管理。结合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实行“窗口”式办文,建立新的审批程序、审批方式,从项目立项开始、审批、监管、竣工验收,以至以后改扩建,全程实施系统动态管理,进一步强化技术规定和标准的执行,保证规划的全局性、严肃性和强制性。同时,有效规范规划管理行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提高管理效能和决策的科学性,提高办事效率。

  第四,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大力推行“阳光规划”,通过完善公开审批主体、经办人、依据、程序、时限、结果、等“六公开”及规划方案批前公示、批后公布等制度,保证广大群众对日照标准、配套设施等的知情权、监督权。

  第五,加强培训学习,强化干部队伍建设。通过政治业务学习,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提高服务意识,进一步强化重点岗位的制度建设和干部实行转岗的制度,完善过错追究制度,全面提高规划管理人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和管理水平。

       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