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日报评论员:积极培育竞争与合作新优势
2021-02-24   08时36分 浏览次数:

——六论学习贯彻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之源,开放是繁荣的必由之路。坚持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实施改革推动、开放带动,是事关我市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重大问题。学习贯彻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我们要准确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全面推动改革开放”深刻内涵,积极培育竞争与合作新优势,坚定不移推进新时代承德改革开放,不断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生态强市、魅力承德注入动力活力。


发展越是面临困难挑战,就越要把握危和机的辩证法,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掌握发展主动权。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并明确提出了“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建设统一大市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这意味着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家将以更大的力度全面深化“深水区”改革,以国际化的标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高水平对外开放创造良好条件。这既为我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重大机遇,也为提高民营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准确把握中央精神,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标准,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扩大更高水平开放,努力培育竞争与合作新优势,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


栽好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积极培育竞争与合作新优势,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需要强有力的保障系统,其中营商环境至关重要。我们要不断巩固“承德办事一次成”改革成果,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政务服务从“大厅办”向“网上办”“掌上办”转变。要同步推进国企改革,投融资改革,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领域改革,提高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水平。


积极培育竞争与合作新优势,要在全方位融入京津中加速自身发展。地方发展只有融入重大战略、服务重大战略、落实重大战略,才能与国家重大战略契合相适、同频共振,有力牵引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承德而言,要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历史机遇,积极融入京津,持续推进“五合一”精准对接,常态化开展好百家京企、百家津企进承德系列活动,积极承接北京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共用共享,建立与京津优势互补的绿色产业体系,真正融入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开放带来活力,开放拓展空间。积极培育竞争与合作新优势,要全方位扩大开放,以大开放增活力、添动力,带动承德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要紧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扎实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探索“市场+产品”“研发+制造”“总部+基地”跨区域经济循环模式,切实提高开放引资的落地率。同时,要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际市场,扩大出口市场,提升对外经济合作的规模和水平。


民营经济活则全局活,民营经济兴则全局兴。积极培育竞争与合作新优势,要全力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财源建设的主要支撑,必须摆上突出人才引进、科技创新、多渠道融资、保障用地、降低企业成本、降低税费负担、支持转型升级、创优发展环境等方面,坚决落实国家和省、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折不扣抓好落实。要破解民营经济发展制约,持续加强企业精准帮扶,加大“政银企”对接力度,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引导民营企业深化自我改革,努力建立股权明晰、产权明确的现代企业,实现“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


改革推动发展,开放带来进步。我们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引的方向,发扬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秉持大气包容的开放胸怀,坚定不移深化各领域改革、全方位扩大开放,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用更高质量的发展推动承德新时代追赶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交通互联互通、位置。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在超越再上新台阶。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