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刘晓婷、曹玉山)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属森林草原大县,森林覆盖率达58%,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森林草原火灾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草原生态安全,全县上下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全力打赢春季森林草原防灭火攻坚战。
一是强化落实防火责任。各乡镇、县域林牧业单位对本辖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负全责,行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各级森防指成员单位履行分管领域管理责任;森林、林地、草地的经营管理单位和个人履行其经营范围内的主体责任。各层级各单位逐级签订防火责任书,划分防火责任区,层层落实防火责任制。
二是强化落实“六项”清理。各乡镇、县域林牧业单位严格落实“六清”责任制,即对辖区内“坟头、林边、矿边、地边、路边、隔离带”六项涉安重点区域可燃物进行彻底清理,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初,把隐患消灭在演变成事故之前。
三是强化落实火源管控。防火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严禁野外用火。高火险期内,采取封山措施,严管人员、严控火源,重点地段死看死守。县应急部门、林草部门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公安等相关部门和属地乡镇严厉打击野外违法用火,大力开展曝光式执法,强化执法举措、放大执法效果。
四是强化落实宣传教育。各乡镇、县域林牧业单位加大宣传力度,通过防火宣传车、悬挂防火旗、张贴防火标语、印发防火明白纸、利用无线电广播、农村大喇叭、开通防火手机短信提醒服务等行之有效的防火宣传教育举措,让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入企、入校、入村、入户、到人,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民尽责。
五是强化落实应急准备。各级、各防火单位要修订完善防火预案,定期组织预案演练,建强专业扑火队伍,熟练掌握防火技能,实行24小时备勤,做好应急扑救准备工作。突出抓好救援装备和能力建设,做到一旦出现事故,能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且快速准确集结到位,打早、打小、打了,把损失降到最低。
六是强化落实值班值守。各乡镇、林牧业单位、基层林业站、望火楼要24小时值班,各单位主要领导亲自带班,始终保持,确保信息畅通,决不允许出现空岗、漏岗现象。
七是强化落实责任追究。发生火灾事故后要做到“四不放过”,即火灾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火灾事故责任者不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事故教训不汲取不放过。严肃工作纪律,出现火警甚至发生火灾的,除严惩肇事者外,火灾所在乡镇行政一把手要通过县电视台现场说明火灾情况,同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责问责。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